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融政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融政策jīn rónɡ zhènɡ cèфиннсовая полтика

金融政策

参见“货币政策”条。

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jinrong zhengcefinancial policy

广义的金融政策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政策措施与管理。如一国银行体系的特征与管理、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外汇管理制度等。在发展中国家,金融政策还包括为促进本国金融深化而采取的战略措施,如扶植金融机构发展、完善金融市场活动、促进金融业的效率与竞争等。狭义的金融政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外汇管理及金融条例等工具,调节有关变量,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政策。货币政策的执行者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短期、多变的特点,随着经济景气形势的变动而发生变动。
货币政策的构成包括三个部分:(1)政策工具、(2)运营目标、(3)最终目标。
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用以影响货币与信贷活动的各种规定、方法与业务活动。政策工具又可分为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直接手段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来强制实行,如银行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规定等。间接手段主要通过经济或立法的力量来实施,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另外一种政策工具称为道义劝告、窗口指导,是通过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间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进行控制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运营目标是中央银行为使货币政策工具达到最终目标而直接调控的金融指标。运营目标可分为操作目标与中间目标。操作目标受政策工具的直接影响,如同业拆借利率、支付准备、基础货币等,但它与最终目标间的关系不太稳定。中间目标受操作目标变动的影响,又与最终目标间有紧密的联系。中间目标包括货币供应量、长期利率等。控制中间目标可减弱政策传导中的偏差,提高政策的准确性。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调节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在许多情况下,各目标之间不能达到统一,存在一种权衡关系。因此,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的实践中,围绕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当是单一的(即稳定币值、防止通胀)还是多重的(即在稳定币值目标之外,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要求)这一核心问题,经常存在争议。依据不同的认识,各国货币当局选择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实践,并在不同时期又有所区别。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政策工具→运营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从制订经过传导而实现最终目标,通常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西方经济学主要有三种观点:
❶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认为,货币量的变化首先影响利率,而利率的变化又影响投资,投资则经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这里利率是传导机制的核心环节;
❷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在一个给定的时期内,总支出扩张或总收入水平的增长与货币存量的增长率呈等比同方向变动;
❸布隆勒和梅尔泽尔发展的“财富调整论”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对资本品市场、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当期新产品市场等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从各种角度对国民收入进行调节。

☚ 金融管理   金融体制 ☛

金融政策

financial policy


金融政策

montary polic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