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刚jīn gāng佛教执金刚杵的护法天神。梵文Vajra(伐折罗)的意译。 金刚 金刚佛教名词。是梵文Vajra的意译,本意为金中最刚,喻牢固、锐利、坚不可摧之意。但常称“般若”如金刚,则是指手持金刚杵(古印度兵器)的护佛神——金刚力士。其他,如寺院的四天王像,也称作“四大金刚”。《金瓶梅》中“如今年世,只怕睁着眼儿的金刚,不怕闭着眼儿的佛”,将金刚与佛对应,即为后者守护神。(第三十五回) ☚ 姑子 天地疏 ☛ 金刚 金刚佛经名。即《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后秦时鸠摩罗什译出,共一卷。此经宣扬世界一切皆空幻不实,因此不应执着留恋世界,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往”。例同上。 ☚ 华严 三十五佛明经 ☛ 金刚jīngāng槐虫等昆虫的蛹。〔例〕那些小的,不敢往远处跑,都到门外有树的地方,拾槐虫,挖“金刚”什么的去玩。(文三162)∣把槐虫玩腻了,还可以在树根和墙角搜索槐虫变的“金刚”;金刚的头会转,一问它哪是东,或哪是西,它就不声不响的转一转头!(文五91) ![]() ![]() ![]() ![]() 金刚❶〈隐〉旧时河南江湖诸行和戏曲界指胳膊。 金刚jīngāng佛教指佛的侍从力士,手执金刚杵(chǔ,古印度兵器) 金刚佛教护法神名。因手执金刚杵侧立于如来佛之旁,故名。《大日经》一:“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 金刚1;金刚2◉ 金刚1 jīnɡānɡ 名 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拿金刚杵而得名。〈例〉~努目/ 八大~。 金刚jīn gāng❶金刚力士的略称。佛教护法神名,通常手执金刚降魔杵:太太到不糊涂,都是叫~、菩萨支使糊涂了。(二八·634)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佛家法物部 > 法器供具 > 金剛2 金剛2 jīngāng 指金剛石,至堅,能壞物而物不能壞。故佛家取其堅利之意狀物,因有金剛杵、金剛座、金剛輪等。《抱朴子》:“扶南出金剛,生水底石上,如鐘乳狀,體似紫石英,可以刻玉。雖鐵錐擊之,亦不能傷,唯羚羊角扣之,則涣然冰泮。”《大藏法數》卷四十一:“梵語跋折羅,華言金剛。此寳出於金中,色如紫英,百鍊不銷,至堅至利,可以刻玉,世所希有,故名爲寳。” 金刚jīn gāng❶旧时北方江湖社会谓腿。《江湖行话谱·行意行话》:“腿为金刚。” 金刚 224.金刚(p3158.3)义项之二,释义有云:“指金刚石。又以之状物如金刚宝、金刚杵、金刚轮等。意谓金刚至坚,能坏物而物不能坏。……” ☚ 野狐涎 金鼓 ☛ 金刚1934—山西人,天津师范大学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从大学毕业至今在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系(前政治教育系)任教。现任系主任、伦理学教授。同时兼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伦理学学会副理事长、商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会顾问、“三北”地区高师政教专业系列教材编委会常务编委、编委会召集人。三十多年一直从事哲学、伦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1年被天津市教卫工委聘为马列主义理论带头人。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七部,其中《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中国农村变革与唯物史观》、《新编伦理学》三本书是天津市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和“三北”高师政教专业教材。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20余篇。此外,还担任了中师教材《人生与师德》,中技教材《法盲读本》等书的主审,曾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先进伦理学工作者。目前正在进行有关毛泽东伦理思想和毛泽东德育思想的研究。 金刚 金刚民间所敬之神。泛指金刚力士,专指则为寺门二圣——青叶髻、娄至德。金刚,谓金中最刚之意。纬书中以天之四极各有金刚敢死力士,长三千万丈,三千亿万人。佛教常用为金刚力士之略称,指执金刚杵之护法天神。故四大天王也被称为四大金刚。藏传密宗又以金刚为菩萨之称。唐、宋以来,则以佛寺山门前之二力士。《正法念经》谓,昔有国王夫人生千子,欲试当来成佛之次第,故拘留孙、释迦、楼至等;第二夫人生二子,长愿为王,请千兄转法轮,次愿为密迹金刚神,护千兄教法。故寺门塑其像。唐代寺门多塑二金刚神像,或于殿中以侍释迦,且称甚有灵验。宋人记载,千佛最末次者为青叶髻、娄至德,即佛寺山门两旁所塑金刚,俗称哼哈二将。 ☚ 毗沙门天王 哪吒 ☛ 金刚 金刚音译“嚩日罗”、“伐折罗”, 为金中最刚之意。原为一种最坚硬的武器,佛教以此比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如说“般若”如金刚,意即智慧锐利无比。通常为“金刚力士”的略称,即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寺院山门的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 ☚ 牧师 金刚智 ☛ 金刚jin gangBuddha’s warrior attendant 金刚Vajra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