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郭药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郭药师 郭药师原为辽将。辽亡,降宋。后复降金,随完颜宗望攻宋。郭熟悉宋朝虚实,完颜军深入宋地,多出自郭的筹划。 ☚ 端拱 擢发不足以数京等之罪 ☛ 郭药师 渤海族,金朝大将。铁州(今吉林敦化西南)人。辽国募辽东人为兵,号曰“怨军”,郭药师为其渠帅。金天辅六年(1122),天祚帝出走,耶律淳自立于燕(今北京),改“怨军”为“常胜军”。擢药师诸卫上将军。涿州(今河北涿县)留守。耶律淳死,药师以涿、易(今河北易县)二州归宋,并引宋军攻燕京,萧妃令闭城门与宋兵巷战。药师大败。七年,宋以他为同知燕山府、太尉。天会三年(1125)金完颜宗望领军至三河(今河北三河),他率军拒战,兵败降金。太宗以药师为燕京留守,给以金牌,赐姓完颜氏。后从宗望南下伐宋,因他深知宋之虚实,遂导金兵深入,克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致使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载:“郭药师者,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也。” 郭药师 郭药师叛臣。官职不明。同上宇文虚中参劾王黼等人,在文书邸报中劾蔡京事,有“郭药师之叛失陷,卒致金虏背盟,凭陵中夏,……皆由京之不职也”之言(第十七回)。按:历史上郭药师,金朝铁州人。曾率辽东军归宋,副王安中守燕山,又降金。金太宗以为燕京留守,辅宗望伐宋,因其尽知宋之虚实,得胜。《金史》卷八二、《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 庞宣 李邦彦 ☛ 郭药师辽降宋、降金将领。渤海铁州(今辽宁营口东南)人。天祚帝时,为暮集的辽东“怨军”统帅。保大二年(1122年),以涿、易二州降宋,受宋命攻辽燕京(今北京),兵败,与王安中为宋守燕山。金天会三年(1125年),辽亡,在三河兵败降金军统帅完颜宗望。次年,金太宗命为燕京留守,赐国姓完颜。因知北宋虚实,引宗望深入宋境,直揭汴京(今河南开封),获胜而还。 郭药师金代将领。渤海铁州(今辽宁盖平东)人。初为辽“怨军”帅。辽亡,归宋。后兵败降金,并随金攻宋。 郭药师渤海族遗裔。武将。一身仕辽、宋、金三朝。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徙置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县东南汤池)。辽末,天祚帝为抵抗女真阿骨打进攻,于辽东募兵,名为“怨军”,以其为统帅。与金将斡鲁古战于显州,兵败。天祚帝亡保天德后,耶律淳自立,改“怨军”为“常胜军”,拜诸卫上将军。辽保大二年(1122)淳死,萧妃称制,药师以涿、易2州降宋。率师攻辽燕京(今北京市),大败。金天会三年(1125),与金将完颜宗望战于白河,兵败,降金。翌年正月,金太宗赐姓完颜氏,命为燕京留守。是年八月,从宗望攻宋。因深知宋虚实,多所建言,使金军深入至汴城(今河南开封市)从配合完颜宗翰军,虏宋徽、钦二帝,迫宋纳币、割地,获全胜而归。史称之为“辽之余孽,宋之厉阶,金之功臣”。 郭药师辽渤海铁州(辽宁营口东南)人。初为辽将。宣和四年(1122),拥所部八千人,以涿、易二州降宋,七年十二月降金,成为金将斡离不(完颜宗望)攻宋的先导。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