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差nìchā指国际贸易中进口商品超过出口商品的贸易差额。 【反】顺差 逆差nìchā〈名〉在国际贸易和收支上,进口商品总值超过出口商品总值:减少逆差。 【反义】顺差。 逆差(反)顺差 逆差nì chā对外贸易上输入超过输出的贸易差额。1946年11月《世界知识》第十四卷第十三期:“在将近七年的战争中,其国际收支的逆差总额达四十六亿九千一百万英镑。”1948年11月28日《大公报》第一张第一版:“在我们这个社会,连年战乱,财政不能平衡,贸易逆差,消费物的生产以至投资于资本物之生产,无不遭受破坏。”◇逆调、差负。 逆差nì chāотриц вность逆差;顺差○逆差nì chā(名)对外贸易上输入超过输出的贸易差额:清末贸易~现象严重|变~为顺差。 ●顺差shùn chā(名)对外贸易上输出超过输入的贸易差额:争取贸易~|国际收支~。 逆差←→顺差nì chā ← → shùn chā逆差:对外贸易中输入超过输出的贸易差额。 顺差:对外贸易中输出超过输入的贸易差额。 【例】 由于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经济,加上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和防范的政策,英国不可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贸易逆差。(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由于我国出口大量的石油、农产品、丝织品等物资,尽管我国也进口大量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所以我国贸易还是出现顺差。 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贸易总值时的贸易赤字。中国进出口贸易逆差情况,1952年-10.4亿元,1975年-4.4亿元,1978年-19.8亿元,1980年-27.6亿元,1985年-448.9亿元,1986年-416.2亿元,1987年-144.2亿元,1988年-288.4亿元,1989年-243.9亿元,1993年-701.4亿元。 逆差亦称“赤字”。“顺差” 的对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出来的借方余额,表中数字前冠以“-”号。逆差在记账作表时,通常用红字表示,故亦称赤字。 逆差 逆差deficit亦称“赤字”。“顺差”的对称。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出来的借方余额,表中数字前冠以“-”号。逆差在记账作表时,通常用红字表示,故亦称赤字。 ☚ 国际收支调整 赤字 ☛ 逆差 逆差“顺差”的对称。有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逆差。前者亦称“入超”,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 (通常为一年),进口商品总值超过出口商品总值; 后者指国际收支中,付出款项总额超过收入款项总额。 ☚ 顺差 贸易顺差 ☛ 逆差adverse balance of trade;trade deficit;unfavorable balance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deficit;adverse (or unfavorabl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