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近代汉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近代汉语

近代汉民族全体成员通用语言。它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因而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与相去甚远的上古、中古汉语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它的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当。通常以“五·四”时期为线划分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界限,而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分界问题,尚有争议。主要观点是:(a)晚唐五代到清代的一千余年所使用的汉语为近代汉语;(b)以晚唐五代为界,近代汉语是晚唐五代时(第9世纪)开始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是近代汉语之内的一个时期(从“五四”开始);(c)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鸦片战争这个时期是近代汉语时期,鸦片战争(1840年)至“五四”运动(1919年)是过渡时期;(d)汉语的历史阶段由主干部分和交替重叠部分组成,近代汉语以南宋、元、明、清为主干部分,上下可推沿几个世纪;(e)从隋末唐初到明末清初为近代汉语阶段,内部可分早期(隋末唐初到五代北宋)、中期(宋元)、晚期(元明到清初《红楼梦》以前)。目前,大部分意见倾向于近代汉语的上限在晚唐五代前后,下限在清代前后。参见“古代汉语。”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

指公元13世纪到公元19世纪,即元、明、清时期的汉语。元朝是近代早期,明、清是近代中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是近代后期。这一时期汉语的特点是:语音上浊音声母消失;舌上音和正齿音合并;卷舌声母产生;尖团音逐渐相混。韵部系统简化,[-m]尾消失,并入[-n]尾;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三声;平声分阴、阳两类。语法上,时体助词“着”“了”的用法进一步固定;开始貌、继续貌、短时貌先后产生;结构助词“的”“地”普遍使用;新的语气词系统形成并广泛应用。词汇上,由于白话文学作品广泛传播,口语词汇(包括方言俗语词汇)大量进入文学语言。明代以后尤其是清代后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语词汇里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并根据外来的概念创造了许多新词。
吕叔湘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这就把近代汉语的上限提前了二百六十年。

☚ 中古汉语   汉语和汉族社会 ☛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

近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到现化汉语的过渡。其形成和使用的时间不长,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界限也不十分明朗,介于两者之间。对近代汉语的研究者也很少。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创始人是吕叔湘。从1940年开始,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近代汉语语法的论文,并于1984年著有《近代汉语指代词》,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古代汉语   成语 ☛
000033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