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达尔贝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达尔贝达DarelBeiDa港市名。在今摩洛哥西部沿海地区,首都拉巴特西南。据载,公元7世纪时,原为罗马古城安法,1468年被葡萄牙人所毁。1575年又被葡萄牙人占领,称卡萨布朗卡。1770年摩洛哥国王西迪·穆罕默德·阿卜达拉赫在旧址上重建,命名为达尔贝达,阿拉伯语为白色的房子;18世纪末,西班牙人初来时,称卡萨布兰卡,意亦为白房子。19世纪末发展为海上贸易中心。20世纪初被法国占领。摩洛哥独立后恢复成今名。 达尔贝达摩洛哥最大港市和全国第1大城市。又名卡萨布兰卡。东北距首都拉巴特88km。人口107万(1992年估计)。集中全国70%的工业企业。拥有全国4/5的现代工业,工业生产占全国2/3。新兴工业有纺织、炼油、炼铁、水泥、烟草和罐头等。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览会出名。世界最大的现代化人工港。可同时停泊轮船40余艘。吞吐量约占全国港口的2/3,输出大量磷灰石以及柑橘、鱼品、铅锌矿石等。有国际航空站。有世界上第2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 达尔贝达Dar el Bei·da摩洛哥最大港市和经济中心。临大西洋。人口约222万。全国现代工业70%集中于此。世界著名人工港。港口吞吐量占全国3/4。 达尔贝达亦名“卡萨布兰卡”。摩洛哥最大港市,交通枢纽。往来于洲际间远洋船多泊此。海、空军基地,国际航空站。 达尔贝达 达尔贝达法文名卡萨布兰卡。摩洛哥最大港市,经济中心。濒临大西洋,东北部距首都拉巴特88公里。人口120万 (1981年)。建于11世纪,15世纪中叶被葡萄牙人破坏,1770年重新建城,到19世纪末叶发展为海上贸易中心。该城市集中全国现代工业的70%,主要有水泥、化工、纺织、炼铁、炼油、汽车装备、橡胶、食品、制糖等工业。金融、商业发达,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览会出名。世界有名的人工港,港口吞吐量占全国进出口贸易的四分之三。盛产沙丁鱼和金枪鱼。有连接欧、非、美三大洲的重要国际航空站。城内绵延几十公里的细沙海滩,是最好的天然游泳场,冬季多来自西欧的避寒游客。 ☚ 达喀尔 达尔马提亚海岸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