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
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帽子。 比弁次一级。《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戴冠即是成人的标志。因古人蓄长发,用发笄绾发髻,然后用冠束住。 上古的冠,只有冠梁,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从前到后罩在发髻上。冠圈两旁有丝绳,称为缨,可以在颔下打结,把冠固定在头顶上。 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颔下,称为緌。其种类较多,质料和颜色也不尽相同。 春秋时以方而高的章甫冠为典型。秦汉后,冠梁逐渐加宽,同冠圈连成覆杯之状。 古代官员所戴的冠,其冠梁的多少用以区别品阶高低,如唐代一至三品官戴三梁冠,四、五品官戴两梁冠,六至九品官戴一梁冠。宋代妇女间或戴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