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菿碑
东汉。石质。赵菿碑全称《汉郎中赵菿残碑》。1937年河南省南阳城东李相公庄明代主事李润墓侧出土。现存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隶书,碑残,只存上截17行,行存4至7字,共92字,额篆书2行8字:“汉故郎中赵君之碑”。从残存的文字中可知,碑文的内容是赞颂赵菿的“功德”。立碑年月已缺泐,赵菿其人史籍不载,故立碑的确切年代无据可查,但从书法风格上分析,当在东汉灵帝或稍后时期。此碑书法内敛外拓,波磔分明,用笔有方有圆,方圆并重,线条浑厚挺拔。字形方正,布局疏朗,有古厚之风和装饰色彩,是东汉末期汉隶达于鼎盛时期之制,对魏晋碑刻的书法有一定影响。在某些用笔上,显露出汉隶成熟的形态特征,如“君”字的撇画,起笔轻,收笔重,先取斜势而后往上挑,十分潇洒。又如“来”字的捺画,起笔轻,至端点重顿,而后收笔,也很含蓄。给人以隽秀妍美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