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岳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岳志❶八卷。清高自位、旷敏本同撰。高自位,官湖南衡山县知县。旷敏本,邑庶堂。《南岳志》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共八卷。首星次。次图考。次形胜。次祀典。次书院。次寺观。次物产。次田赋。次古迹。次碑碣。次胜游。次径路。次仙释。次纪异。次祝辞。次文艺。每门皆有小序,总列于前。兹篇与他书体例稍别,其开卷即载尔雅霍山为南岳即天柱山,又引广雅天柱谓之霍山。又引三礼义宗,言南岳谓之霍,则使人疑其所志为天柱霍山,非衡山也。其后面方点明衡山亦名霍山,如泰山之名岱岳也,即常人所称衡霍泰岱。然此霍山非尔雅霍山也。尔雅霍山与衡山,因同称霍山,人常混淆之。兹篇详证其为二山,相差甚远,诚为一功。然其所述,开篇不明,须有耐心之读者,方能终解其意。此可谓撰述无方,诚为一大欠缺。 南岳志 《南岳志》清李元度撰,26卷。李字次青、笏庭、平江人,道光二十三年 (1843)举人,曾入曾国藩幕府,官至浙江监运使、云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同治十二年 (1873) 衡山庙殿毁于火,光绪五年李由平江谒岳,概任修复之功,往返经营,又三年告成,乃历览其名胜古迹,研考方志与人文物产之丽于此山者,重辑《南岳志》,综30余万言,编次为星度、图统、形胜、祠庙、祀典、前献、仙释、书院、寺观、古迹、金石、艺文与杂识十四类。书前有郭嵩焘“序”,称: 南岳之有专志,始自顺治初年王船山纂辑《莲峰山志》,王船山发其端,而李元度总其成,“尽揽七十二峰之胜”,“为功衡山尤大”,使衡山经历“晦于秦,显于南宋”之后“而大昌于今日”。此书今有中国书店影印的“海王村古籍丛刊”本。 ☚ 近代文献 沅湘耆旧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