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赵登禹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赵登禹1890,一说1900—1937山东菏泽人 赵登禹
赵登禹
赵登禹 山东菏泽人。字舜诚,一作舜臣。行伍出身。1914年入冯玉祥部,由传令兵升至师长。1928年任国民党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七师师长。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次年初被改编,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旅旅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喜峰口抗战,旋任第一三二师师长。1937年芦沟桥事变爆发,任北平南苑前线总指挥。同年7月28日在南苑遭日本侵略军袭击时牺牲。建国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赵登禹 抗日将领,字舜臣,山东荷泽人。1914年在冯玉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入伍。1922年以后,历任排、连、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3年长城战役时,任第二十九军一○九旅旅长,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四昼夜,腿部虽受炮伤,仍指挥部队英勇杀敌。是役毙敌5 000余人,获炮数十门,因战功升任一二二师师长。 “七七事变”后,率部驻守北平南苑。 7月28日,日军向南苑袭击,赵指挥卫队旅和大学生军训团,向大红门一带集结,准备反击,突然遭到敌伏军袭击,受重伤牺牲。1937年7月31日,受到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为陆军上将。建国后,人民政府确认赵登禹将军为抗日烈士。 赵登禹1890—1937国民党爱国将领。字舜城,山东菏泽人。曾任国民党第27师师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后任第132师师长。七七事变爆发后,率部开入北平近郊抗击日军,7月28日在南苑阵亡。 赵登禹1898~1937国民党军将领。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914年加入冯玉祥部。1927年升为旅长,1933年3月率部在长城喜峰口抗击日军,后升该军第132师师长。1937年7月,在北平(今北京)南苑抗击日军时牺牲。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上将。1952年6月11日,毛泽东为其签署了革命烈士证书。 赵登禹 赵登禹1890—1937国民党军抗日将领。字舜臣,菏泽人。行伍出身。1927年任冯玉祥部旅长,1928年任师长。1933年率部在长城喜峰口抗击日本侵略军。1937年7月,奉命率部进驻北平(今北京)南苑。28日,日军向其指挥所发动大规模袭击,赵率部抵抗,遭日机空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31日,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衔,并颁褒奖令,彰其忠烈。 ☚ 赵保原 郝定 ☛ 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1914年投军冯玉祥部。后逐步升为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1933年率部在长城喜峰口抗击日军。因战功升任一二二师师长。1937年7月,奉命率部战守北平南宛,是月28日, 日军向北平发起进攻,他指挥所部奋力抗击,不幸牺牲。7月31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抗战胜利后,遗体被安葬于芦沟桥畔。 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臣,山东菏泽人,1890年生。1914年加入冯玉祥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历任排、连、营长等职。1926年五原誓师后,随军参加北伐,曾参加西安解围等战役。1927年升为旅长。1928年任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七师师长。1929年编遣后又任旅长。1930年中原大战中,任反蒋军第四路军第二十五师师长。1931年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第一旅旅长。1933年3月10日在长城抗战中,坚守喜峰口阵地,后又亲率奋勇队夜袭喜峰口,给日寇以重创。1933年6月任第一三二师师长,旋兼第二十九军特别党部筹备委员。1936年1月25日任陆军中将,5月,兼任河北省第四区 “剿匪” 司令。11月又兼河北省政府委员。1937年奉令驻军南苑、通州、冀中一带,保卫北平。1937年7月28日,在抗击日军进攻南苑的激战中中弹牺牲,7月31日追赠为国民政府陆军上将。 ☚ 赵棣华 赵靖黎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