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说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说剑 说剑战国寓言小说。旧说庄周撰。原载《庄子·杂篇》。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本篇从文风到内容与庄周风格和思想皆不同,一般学者认为是纵横家所作。林希逸、韩愈等都认为本篇是战国策士游谈。行文中有“太子悝患之”之语,俞樾谓:“惠文王之后为孝成王丹,则此太子盖不立。”(《庄子平议》)李格非、吴志达和陈鼓应皆说“这是寓言小说,不必泥于史实”。作品描述:赵文王喜欢剑术,门下聚剑士三千多人,日夜击剑,一年死伤百余人,依然爱好不厌。这样过了三年,国势衰落,诸侯图谋攻赵。太子悝很感忧虑,就寻找能说服国王停止剑士击剑这样的人,左右说庄子可以做到。于是,太子悝派人找来庄子,先投赵文王喜欢接见剑士之所好,让庄子扮成剑士,共同去见赵王。赵王听庄子说他剑法天下无敌,很是高兴,准备亲自同庄子比试武艺,并选了几名高手作陪。比试前国王问庄子选用何剑,庄子说他用哪种剑都可以,但他有三种剑,则任王选用。赵王问哪三种剑,庄子说即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赵王问天子剑是怎么样,庄子说天子剑以石城作剑端,以泰山作剑刃,以晋国作剑背,以宋国作剑口,以韩国作剑把,用四夷包着,用四时围着,上断浮云,下绝地基; 一旦使用此剑,可以匡正诸侯,天下顺服。赵王茫然,又问诸侯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剑以勇士作剑端,以廉士作剑刃,以贤者作剑背,以忠臣作剑口,以豪杰作剑把,用它和睦民意,安顿四乡; 此剑一旦使用,四境之内,没有不听从的。赵王问庶人剑怎么样,庄子说庶人剑互相击半,上斩颈项,下刺肝肺,和斗鸡没有什么不同; 并告诫说,大王拥有天子的位置却喜好庶人剑,深替大王感到不值得。于是赵王听从庄子劝告,宴请了庄子。作品以庄子说服赵文王停止斗剑取乐的故事,宣传国君应以国家、天下为心。作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作品开始就写了赵文王喜剑,同剑士几千人日夜相击取乐的情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 “国衰,诸侯谋之”的危机关头竟置社稷安危于不顾,沉溺于剑乐之中,由此剑癖,可见出赵文王的昏聩。庄子是个清廉之士,他在太子的引荐下去见赵文王,而赵文王抽剑来等待他; 但庄子不慌不忙,“见赵王不下拜”,他的智而勇,跃然见出。庄子应赵王所问,投赵王所好,趁机滔滔洒洒地发了一通“三剑论”,委婉地批评了赵文王“好庶人之剑”的短浅目光,成功地说服了赵文王放弃 “庶人之剑”,而用 “天子之剑”去治国安天下。庄子的机智沉着、善于劝谏的谋略之士的形象完好地浮现出来。本篇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有点类似《战国策》中的《触詟说赵太后》。不过本篇作品是小说,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而《触詟说赵太后》则是历史,人物及故事情节都是符合史实的。 ☚ 盗跖 曹商使秦 ☛ 说剑 说剑shuōjiàn┃┃ 指谈论武事。《庄子·说剑》云:“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此劝赵文王好天子之剑。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说剑增慷慨,论交持始终。” ☚ 疮痍 咸阳火 ☛ 说剑相传战国赵惠文王在位时,曾养了数千剑士,日夜习剑比武,惠文王百看不厌。三年后,国力衰弱。赵国太子请庄周 (即庄子) 来劝说赵惠文王。听了庄周的劝说后,惠文王不再沉溺看比剑。典出《庄子·说剑》。《全唐诗》一八二李白《秋夜独坐怀故山》:“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 说剑说服赵王停止斗剑。表示长于言辞。战国时赵文王很爱斗剑,宫中剑士日夜相斗,死伤无数。太子悝对此忧心忡忡,左右便向他推荐庄子前去说服文王。庄子身着剑士服装来见文王,并约定与文王比剑,文王问其剑之长短,庄了说他有三种剑,即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庄子对三种剑分别作了解说,并称文王拥有天子位,却爱庶人之剑,是不值得的行为。文王终于被说服,三个月没有出宫斗剑。(见《庄子·说剑》) 谈事 谈事谈论农事:谈稼 话桑麻 ☚ 谈论的方面 谈理 ☛ 说剑 202 说剑《庄子·杂篇》篇名之一。文中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寥寥数语,道尽击剑要诀,对后代武术技击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后发制人,后发先至之说,为内家武当派武术所宗。 ☚ 武术 中国武术古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