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字源流︱前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字源流︱前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汉字源流

前言

 當步入旅順博物館的展廳,偶見一廚窗內展示一把古琴,木質,上張以絲弦,但說明卡片上卻標明一個甲骨文“”回來查看金文是一個“”字(詳見《漢字源流》492頁“樂”)這分明是音樂的“樂”,怎麼用來標示一把“古琴”?久思不得其解,進一步研究下去,“樂”原来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無法象形表示,聰明的祖先想起了“借琴為樂”的假借用字法,解決了這一“世界難題”。從而挽救了象形的漢字。假借字出现于商周文字的早期,當時某些概念有聲無字,于是假借字應運而生,并以替代字退還本字.因而,承前啟後,假借字促进了我國古文字的迅速發展。
 人類的發展總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而文字總是從圖畫開始,進而發展為象形文字。隨著社會進一步的發展,大量“虛詞”產生,虛詞是無法“象形構字”的。於是多數民族被逼走上了“拼音化”,拼音化有什麼不好呢?拼音化必然使文字“繁化”,為了表示“一個概念”,必須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多音節)來表達。比如“簡”這個概念,漢語僅用一個音節或一個漢字即可“明確表達”,而英語的“同一概念”simple ,uncomplicated,則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加以表達。“拼音化”不但使語言“繁化”,而且使語言“異化”。今天一個歐洲三十幾個國家(歐共體),操幾十種語言,“我說的,你聽不懂”,“你寫的,我看不懂”。要做生意嘛就得請翻譯,一年下來,翻譯費就得五六億歐元。而我中華就沒有這個“煩惱”,無論你走南闖北,無需請翻譯。當你寫出一個“車”字,無論拿到哈爾濱、臺北、廣州或烏魯木齊,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個有輪、有軸的陸上交通工具”,彼此融洽,生意易成。
 遙想祖先當年,要表達一個“其他的其”,談何容易,因為“其”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無法象形表達,場面十分尷尬,於是一位聰明的祖先,指著“簸箕”(甲骨文),何不“借來一用”,這就是“假借用字法”的誕生。從而避免了“漢字拼音化”。簸箕是一物,凡物必有名,鑒於簸箕是竹篾所編,於是“加竹返還”各得其所。祖先進一步認為:既然“加竹可以為箕”,為什麼不可以加其他偏旁,另造新字呢?於是加木為“棋”(左形右聲)、加土為“基”(下形上聲)、加月為期(右形左聲)、加草為萁(上形下聲)等等,浩浩蕩蕩的“派生字”應運而生(參見《漢字源流》291頁“趣談其字”)這就使得漢字不但好認,而且好記。康殷先生(1926—1999),認為“假借僅僅是用字法,而非構字法”這是有別于許慎先生的“假借”是六書(漢字的六種構字法)的。筆者以為康說合理。安子介先生說:“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世代”,又說“撼山易,撼漢字難”。李梵先生認為“國運盛,漢字興”。
 2004年,筆者以“假借字來源與詞義探析——漢字源流考之一”為題在母校《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一期刊發了這篇論文。結果得到了和諧中國系列叢書編委會,決策者雜誌社和世界學術成果研究院等知名刊物的青睞,轉載了這篇論文,并一一發給了獎狀。这對筆者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當年發表的那篇論文僅研究了76個假借字,只能算是“初探”。又經過10多年的探索,本著“博學和審問”的精神,找到了現在的281個假借字,真是“大海里撈針”。
 經初步統計,《漢字源流》計共收集了2762個漢字,它們分別是假借字281個,返還字281個,派生字2200個。它們使漢字變得“有趣、好認、好記。”
 書成,校友馬萬明教授認為《漢字源流》值得推廣,并大力向母校南京農業大學推薦。感謝馬教授的“伯樂精神”。
 筆者的孫子藍厚明、孫媳王瑩都是“電腦高手”,本著“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語出《論語·公冶長》)的精神向他們虛心學習,終於順利完成了《漢字源流》的電腦排版。
 感謝校友曹志林、陳友松的幫助和鼓勵。
 感謝母校揚州城東小學、揚州中學、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的培養。
☚ 汉字源流︱代序——為《漢字源流》一書而作   汉字源流︱後記 ☛
000121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