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汉字源流︱趣談“國寶漢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汉字源流︱趣談“國寶漢字”
  • 位置: 首页/附录库/汉字源流

趣談“國寶漢字”

 劉秋生先生說:漢字字形是抽象性與形象性、哲理性與藝術性的統一體。
 最無價的非物質遺產要算我國的國寶——漢字。任何其他國寶在漢字面前都相形見拙,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她是中華民族的黏合劑、是第二座萬里長城。還沒有見到過世界上有第二個五千年來沒有岀現過斷代、一脈相承的文字,只有漢字,真的無與倫比。西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紂的那一天,被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確定了的時候,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被銜接得天衣無縫。漢字中隱藏了許多秘密,特別是假借字中暗藏玄機。什麼叫假借字?假借字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當表達語言的文字走到了部分概念有聲無字的階段,全社會都迫切地需要解决這一十分尷尬,又十分卡脖子的瓶頸問題。當時一般認為只有象形才能造字,可是有一部分人,大膽地衝破思維定勢,提出了借聲表意的辦法,此舉果真有效,既然聲音(語音)能夠表意,為什麼同音的文字就不能表意呢?於是假借用字法應運而生。這一重大發明,標誌著我國文字從表形、表意,向著表音邁進了一大步。假借字的研究必須走到文字的源頭——甲骨文、金文和篆文那裡,才能發現當時有借有還的場面。比如口語中“其他”這一概念,當時說出來都懂,就是寫不岀來,根本無法象形。於是有一部分具有創新思維的人就大膽提出來何不借現成的“其”(原來是箕本字)“它”(原來是蛇本字)一用,於是真的解決了這個大難題。好是好,可是原來的本字又成了新的有聲無字的“困難戶”。怎麼辦?這時又有聰明人站岀來說,“其”本是竹篾編成,可以加竹成“箕”;“它”本是動物,可以加虫成“蛇”。對於這一過程,可以把它比作“加息還本”, 也許是很形象的。我們可以看到“其”就是象形的“箕 (甲骨文,像人用雙手端簸箕倒垃圾; (金文,不从竹), (篆文,从竹其聲)”。借用以後“其”就不是原來的“箕” ,而是其他的“其”。在這裡被借的“其”是本字。而“箕”是返還字(加息“竹”、還本“其”),這正合曹雪芹先生在他的名著《紅樓夢》裡所說的一句名言:“假作真時真亦假”。所謂假借字“其”和“它”是早就造好了的現成字,不過是借來一用,由此可見,假借不過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本來以為造字已經“山重水復疑無路”,可是瓶頸一過,迎面而來的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其”能加竹為“箕”,為什麼不能加土為“基”,加木為“棋”呢?於是浩浩蕩蕩的形聲字應運而生,拔地而起。筆者歷盡艱難,找到了二百多個假借字,加上與之對應的返還字和成批的派生字(大量的形聲字),僅此一項,就可以在短期內認識和牢記三千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別小看了假借字,它在我國文字發展的歷史上曾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大作用。要不是“假借”這一妙招,可能我們的國寶漢字,早就被逼走上拼音化的道路。拼音有什麼不好?請看一看今日之歐共體,每年支付的翻譯費竟達五六億歐元,就會明白了。拼音使語言文字發生異化,也就是說各說各的,各寫各的,他說的你聽不懂,你寫的他看不懂,為了交流,就必需請翻譯。而我們的漢字,就罕有這個不懂的尷尬,比如一個“車”字,你無論拿到三亞,拿到臺北,拿到齊齊哈爾,拿到烏魯木齊,讀的人馬上就會產生車是有輪子的陸上交通工具這一概念,因為“車”字象形,它有輪有軸不過是一輛豎起來的獨輪車。再說日本在漢、唐時曾派大批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字和文化,借此創造了日文,什麼片假名(來自漢字楷書),平假名(來自漢字草書),直到現在,仍有1945個漢字被日文直接使用 ,揮之不去(1960年大修館出版的《大漢和辭典》收字49964個,)由此可見,表形、表意、表音的漢字具備強大的磁力,和無可抗拒的魅力。還有拼音能使文字發生拉長和繁化的弊端,比如, numerous(繁),就有三個音節;而uncomplicated(簡),竟多達五個音節。我們的象形漢字,則一字一音,比如,“寶”雖由四個字素:宀,王(玉),缶,貝構成,但它祗讀一個音——bǎo。怪不得中國人說起話來言簡而意賅,每一個漢字,就是高亮之教授(江蘇農業科學院前院長)在他的哲學著作中所說的綜合體。
 走進漢代(其實早在春秋),我國的漢字已經度過了它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成了壯漢。東漢時中國第一部字典,也是世界第一部字典,許慎的《說文解字》出版問世,更使漢字得以規範。紙張的發明,又使書籍的大量印刷,變得輕而易舉。這時的漢字,好比萬里長江已經流淌到了三峽,正像李白在《早發白帝城》一詩中所説:“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過了這個時段,想在漢字裡尋找假借字恐怕多數是假假借字,而是所謂的通假字。
 什麼叫通假字?通假字和假借字不同,假借字是原無字,迫不得已,借來一用,用後必加息償還。而通假字則是利用現成的字,臨時一用,用後自動消失。如“蚤”借為“早”、“惠”借為“慧”等等。通假字大多數情況之下是一些名人在著作時提筆忘字,當時的工具書奇缺,就用同音字加以代替,因為他是名人,讀者又或有濃厚的個人崇拜思想,總認為他是不會弄錯的,其實這是名人筆下的錯別字,即俗說的白字。還有另一種情況是秦始皇大量焚書坑儒之後,秦王朝因暴虐而迅速覆滅。依靠倖存的儒生背誦而記錄下來文字,不免以聲代意,這是又一種情況下產生的通假字。還是曹雪芹先生說得好:“無為有處有還無”。所以當時研究假借字只靠古籍, 因而常常弄錯。可惜啊,他們生不逢時,從東漢到清末差不多兩千年,甲骨、鐘鼎這些初文的載體被深埋地下,不見天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第一手資料,搞什麼研究?是王懿榮先生吃中藥,吃出了大學問——甲骨學。從此,對甲骨文的研究風起雲湧,方興未艾。你要解開漢字之謎嗎?甲骨文是我們祖宗早在五千年前就留下的一串鑰匙。
 比如“欠”字,怎麼看也看不出它缺少了什麼,再看秦小篆“”,也看不出它欠什麼,所以許慎說:“欠,張口氣悟也,象氣從人上岀形” 。終未說出欠字的要意。當我們看到甲骨文的“”,一眼便看出此人張口,在打哈欠,表示欠覺,引申為欠缺。所以坎(坎坷)、砍(砍缺)由欠構成;又表示張口歡唱,所以歌(歌唱)、歡(歡喜)、欣(欣慰)等字從之。我們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要研究漢字,必從甲骨文開始。
 不論怎麼說,象形構字仍然是漢字造字的主軸,所謂會意字,比如人依木為 “休(甲骨文)(金文)(篆文)”其中人和木都是象形字;又如其、土為“基”。其中的其(用以聲符),土(表示意符)也都來自象形字。所以漢字總體而言是象形字。
 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中創造性地採用了部首分類,至今仍被一些字典所應用。《五千漢字百日通》(江蘇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 是在《說文解字》的基礎上對常用的五千個漢子進行進一步的解說,因此其副標題是“新說文解字”。凡《說文》所列,必定引證。某一個字許老先生說得對的就加以肯定,這就是對《說文》的繼承態度。然而,特別是近一百多年來,由於古文字的被發掘和研究,一些漢字獲得了比較正確的解釋,而許先生對某一個字的解說有誤,本著對歷史負責,就加以更新,這就是求是創新的態度。許慎所用部首,有的是字素,則予以保留,有的不屬字素,則加以揚棄。為了簡明,《五千漢字百日通》僅保留了約200個字素。所謂字素,就是具有形、音、義的筆劃不能再增減的單個漢字,又可稱之謂字根。譬如,“象”雖然有十二筆劃,但它祗是一個字素(字根)。“一” 祗有一筆劃,因為它具備了形、音、義的條件,所以它也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字素。
 《五千漢字百日通》首個研究的漢字是“象”,因為我們的漢字是象形文字。並且貫徹始終。象,在古都安陽,是本土動物,據古脊椎動物學家曹克清教授認為,殷商時代,河南一帶,氣候溫潤,大象經常出沒,並且不止是一個種,那時已經“役象代勞”,我們的祖先已經成功地對大象進行了馴養。
 甲骨文“為”字就是“从爪从象”,所以“為”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會意字,即馴象師(爪, 表示馴象師的手)是大有作為的。許慎當時還未明白這個道理。並且認為:“象,長鼻牙。南越大獸。”這也難怪。許在象部僅收了一個“豫”字。古文字學家徐中舒認為“說文豫从象予聲,從予乃從邑之訛。予為晚岀之字。不見於甲骨、銅器及較古之書籍。”這就說明了“豫是象之都”。今河南省簡稱“豫”,為什麼會弄錯,追其根源,是因為“阝”在左為“阜”;在右為“邑”,現在“邑”到了左邊,於是產生了訛錯。《五千漢字百日通》字素歸類法和《說文》部首歸類法是交叉的,並不相悖。為了便於記憶,《五千漢字百日通》在“象族”中收集了象、像、豫、為、偽、橡幾個字,是比較順理成章的。
 再如“集”字,古文从雦从木,《說文》:“雧,群鳥在木上也。从雦,从木。”集,用一隹或三隹構字,可以看出文字進化過程中的“繁繁簡簡,最後趨簡”的規律。集是個會意字,《說文》的解說沒有錯,並且歸於“隹部”就更加貼切了。
 再說,化學裡的滷素元素:氟、氯、溴、碘,它們譯自拉丁語:fluorinum、chlorinum, brominum 和 iodinum。卻看不出來它們是來自西方,一字一音,方方正正,並且可以看出氟、氯是氣體(从气),溴是液体,并且有難聞氣味(从水从臭),碘是固體(从石)。真是抱來的娃娃,長得卻更像養父母。化學(chemistry)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國力強,漢字興。在國際上,孔子學院如雨後春筍,就是鐵的證明。我們的國寶漢字已經走出國門,並將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筆者對五千個常用漢字加以剖析,參考《甲骨文編》《金文編》《古文字詁林》《漢字大字典》等著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歷時四分之一個世紀,方找到約兩百多個象形字素,拓展寫成《五千漢字百日通》(新說文解字),深深體會到:最複雜寓於最簡單,最簡單衍化最複雜,這一深刻的哲理。更加想到“提高為了普及,普及在於提高”。《漢字源流》是《五千漢字百日通》的姊妹篇。很想與讀者分享這一樂趣。筆者不過是些愛好漢字的票友,希望業者裡手不吝指正。

藍之中
 2018年4月10日写於南京鼓樓青石村

☚ 汉字源流︱後記   汉字源流字典 ☛
000121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