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法手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语法手段又称语法方式。指构成语法形式的手段,是概括归纳各种语法形式的共同点所形成的类别。如汉语中词缀“老、阿、头、儿、子”等都是名词的形式标志,它们构成名词时共有的“附加”方式就是一种语法手段。语法手段主要分作两种类型:(a)综合性的手段。即通过词的内部构形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如附加、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的变换、声调的变换、异根等。(b)分析性手段。即通过语序、虚词等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同语言所具有的语法手段有一致的地方,如选词、语序、虚词、词形变化等,但每种语言主要使用哪些手段却不尽相同,各种语法手段在特定语言中的具体作用有所差异。 就某一语言来讲, 同一种语法意义可以由用不同语法手段构成的不同语法形式来表现, 如英语中名词的复数有的通过词尾-s或-es表示,有的通过内部屈折表示。同一种语法手段也可以用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英语中词尾-s加在动词后, 表示第三人称、 单数、 现在时、 普通体等含义, 加在名词后则表示复数的含义。 汉语中最常用、 最重要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同样的词排列次序不同, 就可能形成不同关系的句法结构, 如 “经济发展”(偏正) 和 “发展经济” (动宾); 用不用虚词, 用什么虚词, 有时也会影响结构关系, 改变语法意义, 如 “爸爸妈妈” (联合)与 “爸爸的妈妈”(偏正), “吃了饭”(完成体)和“吃着饭” (进行体)。 参见 “语法形式”。 语法手段亦称“语法方式”。对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所作的概括。如“黄叶”和“叶黄”,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都不相同,前者是偏正关系,后者是主谓关系,但采用的语法手段是相同的,都是借助词的排列顺序来表示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因此词序也就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即“语法手段”。一种语言中的语法形式是很多的,有多少语法意义就有多少种语法形式,但它们都是利用有限的语法手段构成。汉语中最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虚词、构词形态和语调等。 语法手段 语法手段也称“语法方式”。对具有共同特点的具体语法形式加以概括,就得到语法手段。例如,“前程伟大”和 “伟大前程”两种结构各具不同形式,即前者是名词在形容词之前,后者是形容词在名词之前,但有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借助于词的排列次序来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因此可以概括出“词序”这种语法手段来。又如 “看了”“看着”“看过”中“了”“着”“过”是不同的语法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不是以结合在对词内的语素身分,而是以动词外的语法助词身分来表示动词的体的意义,据此,可以概括出 “(添加)体助词”这一语法手段来,或进而结合其他同类的事实,概括出 “ (添加) 语法助词”的语法手段来。常见的语法手段有两大类: ☚ 八、语法手段·表达·分析 语法方式 ☛ 语法手段又称“语法方式”。对具有共同特点的语法形式的归类,即语法形式的构成方式。各种语言的语法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纳成语法手段却很有限,常见的有词形变化、内部屈折、重迭、异根、语序、虚词、重音、语调等。各种语法手段在不同语言中的作用不等。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