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让·雅克·卢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让·雅克·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理论家,舆论学的奠基人之一。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1725年4月到1728年3月,在一个性格暴戾的雕刻匠店里当学徒兼杂役,生活艰辛,不时受到主人的鞭笞。16岁时流浪到萨瓦,投奔华伦夫人。在她的帮助下,又到了都灵。做过雕刻匠,当了一位贵妇人的家役。1743年9月到1744年8月,他是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1749年,卢梭经历一生中最大的选择。这一年夏末,他去克桑尼城堡看望被关押的好友狄德罗。途中,他看到《法兰西信使报》上载有第戎科学院的征文题目:《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化风俗?》一时有感,便构思了自己的卓越论点。1750年7月,第戎科学院宣布他的论文获得了第一名奖;年底出版了这篇论文。1755年初卢梭发表了另一篇应征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其思想性和逻辑性都远远超过第一篇。1762年4月,集中表现其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社会契约论》出版了。一个月后,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关于教育的长篇著述《爱弥儿》问世。《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问世后给卢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引起了百科全书无神论派的尖锐批评,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行政当局的严厉谴责。法院对他下了通缉令,卢梭逃往瑞士。卢梭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认为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都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法律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对舆论学的贡献完全不能和20世纪的李普曼、盖洛普等人相比,但他却提出了至今仍被人们引用的许多重要的舆论原则,在舆论学奠基者的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社会契约论》中,他提出民意、公意、众意和集团意志四个概念,并指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在卢梭看来,公意就是社会舆论,是表达每个人意志的共同意见,舆论无疑是社会多数人立场的象征。卢梭还发现了舆论运动的重要规律——自恃性,即舆论不受任何强力的压制与束缚。他把舆论视作一种特殊的法律,即第四种法律,指出这是铭刻在大理石和公民们内心的法律,是形成国家的真正宪法。他认为,舆论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因此,任何强权都必须尊重舆论的意志,尊重人民的自由宿愿,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 ☚ 印象 议会舆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