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兴趣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兴趣说 中国古代诗论中的一种诗歌创作观点。 要求诗歌创作要有感而发,兴会神到。由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先提出。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把“兴趣”作为五种诗法之一,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这里的“兴”,指“诗兴”,即作家由生活中事物引起的情思和创作冲动;“趣”,指诗歌的韵味。“兴趣”则是指诗歌创作要有感而发,可以即事名篇,兴会神到,不假思考,直接诉诸艺术直觉;表现上则要求自然天成,不事雕镂。 这是对宋诗以理入诗,以典故为诗的反拨。严羽反对诗歌创作中的无病呻吟、堆垛陈腐倾向,有积极意义。但他对唐人诗作的概括有片面性,而且把“兴趣”作为诗歌创作的普遍原则,一概排斥思出沉郁、有为而作,也是偏颇的。 此说为后来的“神韵说”所继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