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事业机构
随着计划生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的业务性愈来愈强,行政管理机构因受职能限制,已明显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于是,计划生育的事业机构应运而生。1978年6月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建立。全省已形成省、地、县、乡四级事业管理服务体系。到1995年止,省级已有8个隶属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的二级事业机构,即省计划生育研究所、省计划生育宣传中心、省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省计划生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省人口报社,人家杂志社,省计划生育信息中心,省计划生育武陵源干部培训中心。14个地州市均在1985年前后相继建立了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和药具管理站。108个县市已有97个建立了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3429个乡镇有832个建立了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据统计,1990年底全省计划生育系统已拥有临床技术人员182人,床位4756张。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总面积71227平方米,固定资产1567万元,床位1425张,工作人员786人。1995年以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网络。全省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四位一体”的工作机构(即乡镇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学校),各司其职,统一管理。80%村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工作阵地。城市街道,居委会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设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在基层工作网络建设中,增加科技含量,实现省地县计生工作计算机系统联网。有43个县建立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指导中心,90%乡镇配备用于生殖健康监测的B超。省计划生育研究所建立现代化优生技术重点实验室。1995年,全省100个农村县均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站。98%的乡镇有服务所,均配有B超,拥有一支5700多名医疗业务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