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家对归属国家所有的资产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总称。这些制度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对原有的和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其任务是: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其基本原则是: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此,经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指构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体系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划分国家和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的制度。建立适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关系模糊、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弊端。按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构建新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机制是促进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需要在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做到有利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分离,推进企业新的经营机制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有利于解决国有资产产权“虚位”和管理主体多元化问题,对国有资产实行人格化管理;有利于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使用的责、权、利关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格局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它的执行机构——国务院的领导下,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政府职能机构;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下,建立各级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家控股公司等商务操作代理机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立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从而构成以各级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为主线,以各级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代理机构、商务操作机构、委托机构为支点的国有资产管理组织体系。 ☚ 国有资产管理 国家公务员制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