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是邓小平在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南巡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观点。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此之前,人们头脑中长期存在一种观念,就是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有三大特征:(1)是生产资料公有制;(2)是按劳分配;(3)是计划经济,或说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则是无计划的市场经济,由市场来决定一切。根据这种理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际上高度束缚了经济单位的手脚。我国幅员辽阔,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的状况在短时期内还很难完全改变,商品经济也不是十分发达,我们现在有全民所有制企业几十万个,集体、乡镇、私营企业总数有几百万个,对这些企业的全部经营实行计划,实际上办到的可能性不大。而计划只有符合实际,才能真正起到计划经济的作用,由于计划脱离实际,修改计划的事常常发生。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曾经在制订电气化计划的时候说过:“现在对我们来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官僚主义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转引自顾龙生著:《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329页)社会对商品的需求量瞬息万变,所以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只能通过市场调节以及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搞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适当,国民经济大体上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而不是把一切都包起来,都通过计划去实现,大量的是需要市场的供求关系去实现调节。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就是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中需要由国家调拨分配的部分,对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实行指令性计划。而对其他大量产品和经济活动,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指导性计划或完全由市场调节。从1984年10月通过这个《决定》以来,指令性计划范围逐步缩小,现在约占全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30%不到,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逐步扩大,现在约占全部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的70%以上。由于对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更有一些人认为市场调节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以为市场调节搞多了,就会“和平演变”,就会否定社会主义,因而盲目地反对市场调节。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述,使人们认识到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只是调节经济的手段,或者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不是划分经济形态的标准。我们在改革中,充分运用市场调节的机制,缩小计划调节的范围,只是改变了调节经济的方式,并没有改变我们原有的社会经济形态,仍然是社会主义。调节和管理经济办法和手段的变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
0000033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5: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