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解决上海失业问题的办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解决上海失业问题的办法 《解决上海失业问题的办法》是陈云1952年12月5日起草,以他和薄一波的名义复上海市委负责人的信。上海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解放后,由于一些过去依靠帝国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赚钱的奢侈行业被淘汰,在经济改组过程中又有一些行业遭到淘汰,另由于上海解放前后一些资本家逃离上海等因素的影响,使解放初期的上海存在着严重的失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上海市委负责人曾写信向政务院请示。为此,陈云起草了这封复信。信中提出了解决上海失业问题的六条办法。(1)通知有关各方面,根据他们计划中对人员的需要,定出一个可能的切实的数字,向上海招纳一些年富力强的青年职工,进行训练。分批吸收或特约公私企业分散安置养成工或兴工代赈,经过筹划,可以配合进行。(2)对于游民、兵痞、把头、还乡团及反革命分子,应根据中央公安部的计划办理。(3)为了减少新的失业人口,同意尽可能维持目前上海的工业生产,但生产数量又必须兼顾全国,否则会形成此处就业彼处失业的现象。失业问题与经济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但在目前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即不能用经济建设去迁就解决失业问题。当然,也必须注意请各业务部门在掌握国营经济发展计划时,能同时考虑可能发生的失业问题,并预作布置。(4)要研究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控制各地人口大量流入上海。目前,可建议地方党委,批评某些地方同志盲目鼓励和介绍农民进城求职,并适当劝阻农民入城。(5)为刺激上海职工及失业人口之内移,政府今后对于某些地区必需发展的企业,拟适当提高工资,而在上海则不应同样地随便提高。(6)作为治标的救济工作应该进行。在现行救济标准之上,规定一个临时的救济办法。现上海有救济金约五百亿元,若不足,可把劳动就业金调用一部分。陈云的这封信,对于解决当时上海的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全文约1 420字,载《陈云文选1949—1956年》。 ☚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斯大林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指示 解决“五多”问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