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道德真经广圣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道德真经广圣义》

唐五代道士杜光庭著。杜氏避乱入蜀,事王建父子,晚年隐居青城山。据日本岛田翰 《古文旧书考》卷一载,前蜀王建武成二年 (909年),由任知玄在成都开雕 《道德真经广圣义》,30卷,历时5年,雕版460多个,加以印刷传播。

道德真经广圣义

道德真经广圣义

道教经典。五十卷。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编纂。杜光庭(生卒年不详),字圣宾(一说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唐咸通年间,应九经举不第,入天台山学道。唐僖宗曾特予召见,并赐以紫袍,命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应。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后留成都事前蜀王建,为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赐号广成先生。晚年居青城山白云溪。《道德真经广圣义》卷前有杜光庭天复元年(901)自序称:“纂成《广圣义》三十卷。”此书当成于此年。据《通志》、《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等著录,《道德真经广圣义》三十卷。明《道藏》本析为五十卷。
《道德真经广圣义》对以往六十家诠疏笺注《道德经》的内容进行比较考察,概括各家意向和宗旨,采摭众书,着重发挥唐玄宗御注“内则修身之本,囊括无遗;外即理国之方,洪纤毕举”。卷一《叙经大意解疏字引》,叙述此书撰述之缘由。卷二《释老君事迹氏族降生年代》和《释老君圣唐册号》,叙述老君事迹以及老君圣号之由来。卷三和卷四《释御疏序》,卷五《释疏题明道德义》,卷六至卷五十都是疏释经文。经文区分为八十一章。每疏,首列经文,次列唐玄宗注,再次列杜光庭采集之众说及其自撰论说。
在卷一中,《道德真经广圣义》借葛玄之说称“道德经者,乃天地之至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神道焉,大无不包,细无不入”,其经文意义大略可以区分为三十八种,即:无为理国,修道于天下,以道理国,以无事法天,不以尊高轻天下,不尚贤不贵宝,无事无欲,等观庶物、不滞功名,无执无滞,谦下为基,以正理国,政无苛暴,以道佐天子不尚武功,守道化人,不翫兵黩武,不尚淫奢轻徭薄赋,权器不可以示人,理国修身尊行三宝,曲己则全守柔则胜,无为无欲,保道养气以全其生,崇善去恶,积德为本,勤志于道,忘弃功名不耽俗学,不贪世利,外绝浮竞不炫己能,不务荣宠,寡知慎言,出家之人道与俗反,出家养神则不死,体命善寿不亡,外身而无为,虚心而会道,和光于物,绝除嗜欲畏慎谦光,裒多益寡,体道修身必获其报,等等。杜光庭列举的六十注家绝大多数是汉魏两晋至隋唐时期的道士,比较考察各家意向和宗旨,杜光庭指出:“道德尊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河上公、严君平皆明理国之道;松灵仙人、魏代孙登、梁朝陶隐居、南齐顾欢,皆明理身之道;苻坚时罗什、后赵图澄、梁武帝、梁道士窦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臧玄静,陈朝道士诸糅,隋朝道士刘进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赜、李荣、车玄弼、张惠超、黎元兴皆明重玄之道;何晏、钟会、杜元凯、王辅弼、张嗣、羊祜、卢氏(卢裕)、刘仁会皆明虚极无为理家理国之道。此明注解之人意不同也。又诸家禀学立宗不同:严君平以虚玄为宗;顾欢以无为为宗;孟智周、臧玄静以道德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无为宗;孙登以重玄为宗。宗旨之中,孙氏为妙矣”。这一分析大致反映了各家注本的侧重点。在疏义中,杜光庭颂扬了“不滞空有”的“重玄”说,指出“此经以自然为体,道德为用。修之者,于国则无为无事,自致太平;于身则抱一守中,自登道果。得之者,排空驾景,久视长生”。
明《道藏》的“洞神部”收有《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

☚ 道教义枢   云笈七籤 ☛
000002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