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狭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狭颂 西狭颂东汉摩崖刻石。即《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在甘肃成县,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六月。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共二十行,每行二十字,歌颂李翕为民谋利,开通西狭阁道的功绩。隶书。结字高古,笔力遒稳,庄严浑穆,气象博大。首尾完好,无一缺失,为习汉碑的最佳范本之一。颂文旁刻有“黾池五瑞图”,表明因善行而使瑞相出现。“五瑞”即黄龙、白鹿、嘉禾、甘露、木连理。 ☚ 史晨碑 熹平石经 ☛ 西狭颂 《西狭颂》,摩崖刻石,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高280厘米,宽200厘米,隶书,凡20行,行20字,内容为颂扬武都太守李翕治西狭中道之事。刻于东汉建宁四年(171),在甘肃成县之天井山,因其上端有“惠安西表”阴刻四字篆书,故亦有称《惠安西表》者。右侧岩壁刻有“黾池五瑞图”,也就是《隶释》、《隶续》所说的《李翕五瑞碑》。上方左一龙,题曰“黄龙”;右一鹿,题曰“白鹿”; 下方左二树交枝盘结,题曰“木连理”,中一禾九茎,题曰“嘉禾”; 右一树,树下一人手执物承上,树旁题曰“甘露降”,人旁题曰“承露人”。图之左又有题字二行: “君昔在黾池,修崤嵚之道,德洽精通,致黄龙白鹿之瑞,故图画其像。”书体风格与《西狭颂》及《题名》相类,应出一人之手。《题名》12行,其第10行注明 “从史位下辨(今甘肃成县西)仇靖字汉德书文。”有人认为“书文”即“撰”和“书”。 《西狭颂》之书法,近似《张迁》、《衡方》、《鲁峻》诸碑,行气疏宕,方正雄伟。《张迁碑》以严密古拙胜,《衡方碑》以朴茂厚重胜,《鲁峻碑》以丰腴方整胜,而《西狭颂》则以宽博瑰伟胜。其用笔中偏互用,方圆兼备,逆锋铺毫,波磔多微露锋颖。因笔画大多以双刀刻成,与汉代其他摩崖如《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大吉买山地记 》、《石门颂》等不同,用笔起讫处略粗,转角处方折,显得提按分明,顿挫有致,在端严峻整中有起伏飞动之势。结字方正宽博,经营构划时有异趣。或加点画曲折,以增茂密之势; 或又省减挪让,以见空灵之妙。其笔法结体已开魏晋南北朝碑版峻利劲折之先河,故清杨守敬《平碑记》云: “( 《张迁》 )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碑》《受禅表碑》、《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题名》小字,比之颂文更为随意活泼,饶有情趣。“惠安西表”4篆字,行笔不拘方圆,灵动天成,亦为汉篆之佳者。 摩崖刻石多在壁立千仞、人迹罕至之处,历经风雨侵蚀,每多漫漶残泐,而独此刻石首尾无缺失,甚可宝贵,旧拓本“建宁”二字未损。后石亦经刻洗,已貌存而神失。 西狭颂 西狭颂东汉*摩崖。建宁四年(171)六月刻。在今甘肃成县城西13公里天井山麓鱼窍峡中。汉武都太守李翁为谋求民利,开通西狭道,民颂其功而刻。摩崖高2.2、宽3.4米。额篆“惠安西表”4字。正文*隶书,22行,385字。字10厘米见方。右侧岩壁刻有渑池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甘露、木连理,画法飞劲。画左有题字,似与《西狭颂》同出一手,古朴方正。图下方有“五官椽上禄上官正”等题名。其书体在汉隶中别有意趣。为*仇靖书文。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 西岳华山庙碑 郙阁颂 ☛ 西狭颂 西狭颂东汉*摩崖。建宁四年(171)六月刻。在今甘肃成县城西13公里天井山麓鱼窍峡中。汉武都太守李翁为谋求民利,开通西狭道,民颂其功而刻。摩崖高2.2、宽3.4米。额篆“惠安西表”4字。正文*隶书,22行,385字。字10厘米见方。右侧岩壁刻有渑池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甘露、木连理,画法飞劲。画左有题字,似与《西狭颂》同出一手,古朴方正。图下方有“五官椽上禄上官正”等题名。其书体在汉隶中别有意趣。为*仇靖书文。现为省级保护文物。 ☚ 西岳华山庙碑 郙阁颂 ☛ 西狭颂全称《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东汉隶书摩崖石刻。建宁四年(171年)刻。石在今甘肃成县鱼窍峡。其书法方整雄伟.朴茂秀俊。 西狭颂全名为《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额题《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称《惠安西表》,西狭颂摩崖高2.90米,宽1.98米,隶书。此摩崖在甘肃成县栈道。立于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因此摩崖位置偏辟,故无人到此,保存完好无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