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蜀道后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蜀道后期张 说
【原诗今译】
【鉴赏提示】 张说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四川,都有诗作。其诗集中《被使在蜀》和本篇编次挨近,估计写作时间也相近。两相参照,可更深入地体会到本篇的情昧。 “客心”,即作客在外产生的急切的归乡之心。“争日月”,指归心与日月争速度。诗人出使四川时,因为深深地眷恋亲人,因而处理公务时争分夺秒。一个“争”字,把诗人客居异地时急切盼归的心境,生动而充分地映现出来。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一个出生在洛阳的诗人,在这天府之国里流连山水,寄景抒怀,该是何等的赏心乐事! 诗人何以这样归心似箭,无暇旁骛? “来往预期程”道破了个中奥秘。原来诗人临行前就预订了出去归来的时间。这倒不一定是因为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而是因为诗人在深切地思念家乡亲人,那家乡的亲人们也正殷切地盼望他归来哩! 短短十个字,既简练明确地交待了诗人这次出使四川时对来往旅程时间的预期,又生动含蓄地烘托出他到目的地后盼归的急切心情,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本来安排得好好的,与亲人“秋月定相逢”,却不料“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 (《被使在蜀》)。失望、怅惘,甚至有些烦恼的思绪,自然涌现在心头。他当然想象得出,当飒飒的秋风吹遍洛阳城的时候,亲人们想起他的预言,定然分外焦急,这会儿可能正倚窗望秋月,遥盼游子归哩!但是,诗人却将这种种复杂的思绪统统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烦人的秋风呵,你就不等等我,径自先吹到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避免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率直无味,而将自然界的秋风人格化,既清楚地交待了诗人到达洛阳的日期迟于预定的日期这一意外事件,又生动地映现出诗人此时复杂的思绪,真可谓事中见人,一箭双雕。掩卷沉思,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四川道上急切赶路的身影,听到诗人在秋风中轻轻叹息的声音,感受到诗人心中涌起的种种思绪。正如沈归愚所谓:“秋风先到,巧思妙义,难以言传。” 蜀道后期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①。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②。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据陈祖言《张说年谱》考订,谓天授二年(691)至天册万岁元年(695)间张说曾两次使蜀,有《被使人蜀》、《再使蜀道》等蜀中诗约十首,这诗当作于此期间。蜀道:指蜀中归洛阳之道路。后期:落后于预定日期。诗中描写未能按照预定日期抵洛而懊恼的心情。不言己行之慢,而责秋风之速,构思新颖巧妙,有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注释】 ①二句意谓旅途来往原是预定日程期限的,所以在外作客的心里一直在争取时间。争日月:争取时间。预期程:预先定下行程期限。《被使在蜀》云:“即今三伏天,尚自在临邛(今四川邛崃)。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说明当时预定秋月到来时一定回到洛阳。②二句意谓秋风不肯等待,抢在自己前面先到了洛阳。表示归期后于预定期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