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祭
配祀 配享 配祭
附祭:从祀 从享
新死者附祭于先祖:祔 配享
天子升遐后,于祭天时配享:陟配
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配(配天;配享;配祔;配祭;配食)
古于郊外祭天时,以先祖配祭:配郊
配享神灵:配神
配祭天地:配帝
配食于神庙:配社
在祠庙中配享、附祭:祔祭 配食
配食,祔祭:配侑
配享,附祭:祔祭 附祭 附祀 从享 登配 陪祀
古代祭天,以后妃祔祭:配地
在祖庙内后死者附于先灵下合祭:祔祀 配祀
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配(配享;配食;配祔;配祭) 从食
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配(配享;配食;配祔;配祭) 从食
集合神主于太庙合祭:祫(祫祭;祫祀;祫享)
使死者神主入于太庙,附于祖先合祭:祔袷
(合于祧庙而祭:合祭)
祫祭
殷代三年一次祭祀祖先的活动。祫祭源于天子诸侯丧事完毕时,合先君之主而祭之,后形成为每隔三年由天子诸侯集合远近先祖在太庙举行的隆重合祭。《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迎四庙之主。”孔颖达疏: “祫,合祭祖。大祖三年一祫。谓当祫之年则祝迎高、曾、祖、祢四庙,而于大祖庙祭之。天子祫祭则迎六庙之主。今言四庙者,举诸侯言也。”《周礼》:“三岁一祫”,《说文》段玉裁注: “《春秋·文二年》: ‘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 《公羊传》: ‘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五年而再殷祭。’郑康成曰:‘鲁礼,三年丧毕而合于太祖,明年春,禘于群庙,自此之后,五年而再殷祭,一祫一禘。’”祫禘皆殷祭,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故曰五年再殷祭也。《东观汉记·张纯传》:“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