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祭三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祭三姐

祭三姐

桂西北一带壮族有祭三姐的习俗,壮语称“拜三妹”。由于这种祭祀多在岩洞进行,故壮语又称“拜甘”(拜者,祭也;甘者,岩洞也)。壮族巫经《布洛陀》有“僚三妹造酉”的说法。壮族古代无姓氏,“僚”是我们或咱们的意思,酉在壮语里是“爱情”,意思是“我们的三妹制造爱情。”后来讹为“刘三妹”。屈大均《广东新语》云:“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清人闵叙在《粤述》卷二十《刘三妹》篇云:刘三妹是唐景龙年间人,在广西贵县西山与朗宁白鹤书生张伟望登白云山对歌。清人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亦云:“相传唐神龙中,有刘三妹者,居贵县之水南村,善歌……”。张尔翮在《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中记叙:“夫仙女三妹,系汉刘晨之裔,其父尚义,流寓斯土,生三女,长大妹,次二妹亦善歌,早适有家,而歌不传。至小女三妹,生于唐中宗之神龙之年;即好笔墨,慵事针指,聪明敏达,时人呼为女神童。年十二,能通经传,而善讴歌。”《宜山县志》卷三云:“相传唐时下涧村壮女性爱唱歌,其兄恶之。与登近河悬崖砍柴,三妹身在崖外手攀一藤,其兄将藤砍断,三妹落水流至梧州,州民捞起,立庙祀之,号为龙母。甚灵验。今其落水崖高数百尺上,有木扁担斜插崖外,木匣悬于崖旁,人不能到,亦百年不朽。”还有不少故事,说刘三姐被其哥或砍藤落水、或驱逐出门,飘流到柳州,被人救起,来到鱼峰山上,得到老和尚的点化,仙化入神并到各地传歌,最后在鱼峰山上化为一尊石像。祭三姐,主要有三种形式:❶歌圩。众人以歌会友,交流感情。但在对歌之前,歌手们都自觉地先唱几首刘三姐的歌,以寄托怀念之情。因此,歌圩是对刘三姐最广泛的纪念活动。
❷拜岩。拜岩又分两种:一种是在歌节前夕,歌手们到岩洞里去烧香化纸,祈求歌仙保佑,以期在歌节对歌顺利;另一种是因某女子神经失常,乱唱山歌。人们认为这是三姐作祟,于是,她的亲人也到岩里去烧香化纸,以尽禳解之愿。
❸弃绣球。歌节期间,人们对歌、抛绣球以为乐。至歌节结束之时(一般是农历三月初五下午),人们将用烂了的绣球(如果还未用烂,此时就故意将其撕烂)同抛挂于一棵木棉树上,说是给三姐送还绣球,寓有将来续情之意。

☚ 都老祭   春祭犁圈 ☛
0000264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