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藏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藏剧

藏剧

藏族戏曲剧种总称。藏语称“阿吉拉姆” (意即仙女大姐),简称“拉姆”或“朗达”。流传于西藏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藏族聚居的地区。源于八世纪时的宗教仪式与民间歌舞的结合。15世纪时开始表演佛经故事或民间故事,17世纪时开始从宗教仪式中独立出来,并流传民间。后受到汉族地方戏曲,尤其是秦腔的影响,发展成为一种以歌舞为主,唱、做、念、打有机结合的完整戏曲形式。多在广场演出,不受舞台限制。时、空处理比较灵活,表演也采用虚拟手法。唱腔主要有达通、达仁、觉鲁、荡罗等,有时因人而易,曲词一般为四句,每句唱腔都有帮腔; 伴奏乐器只有一钹一鼓,钹鼓点随唱腔、舞蹈、动作而变化。戏中常有 一与剧情关系不大的人,用韵白讲解剧情或联结故事情节,与汉族说书人差不多。基本形式与秦晋流传的铙鼓杂剧很相似。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故事或佛教故事,宗教色彩浓厚,有时连台演出,并不时穿插藏族歌舞。著名的剧目有《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玛桑姆》、《苏吉尼玛》、《朗沙雯波》和《白玛文巴》等。

☚ 侗剧   秦腔 ☛

藏剧

戏曲剧种。藏语叫“阿吉拉姆”,简称“拉姆”,亦名“朗达”,用藏语演唱,流行于西藏等地。系由藏族原始宗教“苯波”巫师仪式,经过“跳神”仪式、民间艺术与“跳神”仪式结合等过程,至17世纪从宗教中独立出来,进一步吸收藏族文学、音乐、舞蹈等,形成为戏曲艺术。藏剧唱腔雄浑高亢,每句都有帮唱,但共同曲调不多,基本是因人定曲。演员表演或戴面具或化妆。演出分作顿、雄、喜扎3个段落,顿是幕前开场白,向观众表示祝福或介绍剧情,雄即正戏,喜扎为正戏后的祝福。伴奏只有一鼓一锣,锣鼓点随着唱、舞、身段表演进行变化。音乐曲调有达仁、教鲁、达通、当罗4类。藏剧传统剧目有《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

藏剧

藏剧

在中国少数民族剧种中,藏剧是产生最早,历史悠久,流传甚广的剧种之一。除西藏外,四川的巴塘、理塘、甘孜,甘肃的夏河,青海的玉树,云南的中甸等地都有藏剧的流传。
藏剧的藏名叫“拉姆”,意为“仙女”。根据传说藏剧最早是由七姊妹组成。剧目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为拉姆。藏剧另有一名叫“朗达”,后来朗达成为藏剧唱腔的专有名词,如:演藏剧叫“拉姆俦木”,唱藏剧叫“朗达当”。
相传在八世纪中早期西藏佛教盛行。当时西藏执政的藏王赤松德赞因受其母金成公主的影响,对佛教极为信仰,派大臣前往印度请高僧莲花生祖师入藏弘扬佛法。于779年在西藏山南建成桑鸢寺,在落成典礼时莲花生采用西藏山南的民歌舞蹈,根据佛经故事,编成舞蹈形式的哑剧,借以镇魔酬神,宣传佛教中的哲学,据说这是今日藏剧的雏形。
藏剧在西藏境内甚为流行,人民极为喜爱。它主要分布在山南、日喀则、拉萨等3个地、市,昌都地区虽有但较少。每年藏历七月雪顿节本来属于宗教节日,后来成为藏剧会演的节日,又称“丰收节”,来拉萨演出的剧团最多有十几个。另外还有较为有名的萨迦娃、尼木娃,以及寺庙中的藏剧业余组织(木鲁寺的木如白桑每12年演一次《德巴登巴》),功德林寺的喇嘛藏戏业余队等。这些剧团中有6个白面具派,4个蓝面具派,一个介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是演独角戏的。
藏剧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别无其他乐器,全靠人声伴唱帮腔,有点像川剧的高腔,演出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是开场白;第二部分称为“雄”是正戏;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在表演上藏剧有唱、舞、韵、白、技、表等六功。藏剧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没有化妆,主要是面具。
藏剧传统剧目共有13大本,但经常演出的也只有8大本,多系杂文体。著名的有《文成公主》、《曲结诺桑》、《朗萨姑娘》、《苏格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堆》等。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剧目等剧目,多含有佛教内容。
1960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成立,先后整理演出了《朗莎雯波》、《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戏,并创作演出了现代题材剧目;在演出形式上,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妆;还运用了管弦乐伴奏。

☚ 工布服装   西藏的宗教信仰 ☛
藏剧

藏剧

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藏族聚居地区。用藏语演唱。
藏剧是在藏族古老的歌舞艺术传统和宗教仪式的基础上,接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于公元14世纪形成的。17世纪时,藏剧才和宗教仪式完全分开,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藏剧的演出分为“顿”、“雄”、“扎喜”三个部分。“顿”是开场白,“雄”是正戏,“扎喜”是正戏后的祝福。表演是以歌唱为主,舞蹈、念诵及民间和宗教的武功技艺为辅。唱腔高亢豪放,有高原特色。演员表演时戴面具。
藏剧的传统剧目可分为历史传统剧、民间故事剧、人情世态剧、佛经故事剧等,一般都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著名剧目有《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赤美滚登》、《白玛文巴》、《朗莎姑娘》等。

☚ 满族新城戏   白剧 ☛

藏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藏族地区。用藏语演唱。形成于15世纪。传说是僧人汤东杰布为募捐建桥,将民间艺术引入跳神仪式而创。传统剧目取材于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佛经故事等。过去多在广场演出。

藏剧zang ju

Tibetan oper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