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帝最高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帝最高楼杜甫 白帝城,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大历元年(766)暮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这首诗大概是初到夔州时所作。 首联极写城楼之高。白帝山尖峭,城在其上,故曰“城尖”。“径仄”,指道路倾斜。“旌旆”,旌旗。连旌旗都有愁色,固然说明地势高危,同时也表示出时局动荡,兵革未息。杜甫在夔州登白帝城楼诗不止一首,唯独本篇标明“最高楼”。由此看来,白帝城不止一座城楼,而杜甫此次登上了最高的一座,“独立缥缈之飞楼”,正是杜甫登上凌空欲飞最高楼的最初的感受。次联、三联写登楼所见。“峡坼云霾龙虎睡,江清日抱鼋鼍游”,写近景、实景。白帝城在夔门前头,登上白帝城望夔门,正是“峡坼云霾”,隐在云雾中的山峡,突兀盘路之状,恰如酣睡着的龙虎。“日抱”,日照江面,如同拥抱。“鼋鼍游”,江流湍急闪烁,犹如鼋鼍游动。这样,上句写山,下句写水,极形象地摹写出了登高临深那种迷离恍惚之景。“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转入对远景、虚景的描写。朱长孺解释此二句诗云:“峡之高,可望扶桑西向,江之远,可接弱水东来。”吴见思云:“二句远景言举天地之大,尽在目前。”诗人通过对想象中阔大世界的描绘,刻画出了“最高”二字。“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由写景转到对世事的慨叹。因身在高楼又感慨万端而痛哭,故有“泣血进空”之言。“回白头”,是说摇头叹气。尾联展示出诗人自己伤时叹世的形象。 杜甫擅长作登临抒怀诗,且每每多佳什。读这首诗,深感其激楚悲壮。这除了“旌旗”、“叹世”、“泣血进空”等处的照应外,更得力于三、四联对于阔大境界的描摹。此外,诗人自制音节创为拗体,也增强了诗篇勃郁不平之气。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