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帢 白帢báiqià┃┃ 庶人所戴白帽,代指平民。宋·苏轼《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诗:“纵饮座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鞋白帢双蓬鬓,春树秋花一草庐。” ☚ 白衣 白屋 ☛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首服部 > 巾幘帽 > 白帢 白帢 báiqià 素縑所製白色便帽。相傳曹操所創,後人以爲不祥。《晉書·五行志上》:“魏武帝以天下凶荒,資財匱乏,始擬古皮弁,裁縑帛爲白帢,以易舊服。傅玄曰:‘白乃軍容,非國容也。’干寳以爲:縞素,凶喪之象也,名之爲帢,毁辱之言也,蓋革伐之後劫殺之妖也。”又《陸機傳》:“穎大怒,使秀密收機。其夕機夢黑幰繞車,手决不開。天明而秀兵至。機釋戎服,著白帢,與秀相見,神色自若。” 白帢báiqià❶素缣所制的白色便帽,多用于未仕者。据称汉末曹操以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布为白帢,以易旧服。后世沿用。晋张华《博物志》卷六:“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帢,于是遂废。”《晋书·陆机传》:“机释戎服,著白帢,与秀相见。”又《张轨传》:“茂雅有志节,能断大事……临终,执骏手泣曰:‘……气绝之日,白帢入棺,无以朝服,以彰吾志焉。’”唐皮日休《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宋苏轼《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诗:“纵饮座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明袁宏道《广陵别景升小修》:“北地南天千万里,青巾白帢几人知。”清吴伟业《癸巳春日稧饮社集虎丘即事》诗:“青溪胜集仍遗老,白帢高谈尽少年。” 白帢 白帢古代未仕者之冠,东汉末曹操始制。操以资财匮乏,仿皮弁形,裁缣布为白帢。封建时代,官、民之服有别,自操之后,士大夫往往入仕则释白帢,去官则著白帢。如晋陆机被逮前释戎服而著白帢,张茂以官非朝命,遗命白帢入棺。 帢,同“㡊”,简易随时之义。 帢不尽为白色,亦有其他颜色,犹以色别贵贱。一说白帢为丧服之冠,大约平居与居丧通用。 白帢白色的便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