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蔡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蔡旭

我国著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蔡旭在京病逝 人民日报1985年12月18日
小麦育种专家——蔡旭
蔡 旭
张树榛
张树榛
世界图书(A辑)1983年8期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363页

蔡旭

著名农业科学家蔡旭纪念铜像在北京落成
蔡旭(1911.4—1985.12)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408页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
239页

蔡旭1911——

江蘇常州人,1911年 (清宣統三年) 生。1927年入江蘇無錫中學高中讀書。1930年畢業,考入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學習,1934年畢業,獲農學士學位,留農藝系任助教兼技術員。1939年調四川農業改進所稻麥改良場,任技士、技正等職,1945年赴美國,入康乃爾大學農學院作物育種系學習,後在明蘇里大學農學院植物遺傳及農藝系實習。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副教授。1950年任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教授。1955年兼任農學系系主任。1957年兼任中國農科院育種栽培研究所副所長。後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兼副校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北京市人大副主任。爲中國共產黨黨員。曾選爲全國第三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委員,河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河北省第四届政協常委,並兼任中國農學會理事,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作物學會副理事長,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1980年當選爲全國科協委員,北京市科協副主席。1981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著有《四川小麥的調查試驗與研究》、《小麥條銹抵抗性的遺傳研究》、《適於華北地區幾種抗銹品種的育成》、《小麥育種各論》、《小麥雜交育種工作中品種特性遺傳規律和親本選擇問題》、《我國小麥抗銹育種工作概况》等。

蔡旭1911~1986

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1年4月14日生于江苏武进县。193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45年曾赴美国进修。历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农学系主任、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和小麦育种研究。毕生主持育成小麦品种20多个。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主编或参加编写《中国小麦栽培学》、《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等。

蔡旭

137 蔡旭1911—1986

农业教育家,小麦育种栽培学家。字勗敏。江苏省武进县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1945年赴美,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深造。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副校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作物学报》主编等职。早期,他曾协助金善宝教授鉴定、推广小麦优良品种。1946年到北京大学农学院后,主持冬小麦抗锈育种工作,先后育成了“农大1号”、“农大139”、“东方红3号”等20多个抗锈、高产小麦品种,在华北冬麦区大面积推广。其中5个品种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自50年代末,主持编写了《北京地区小麦三种不同生产水平栽培管理历程表》,并且每年定期巡回指导,对北京市小麦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起了重要作用。至晚年还一直主持着小麦T型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1942—1982年,发表许多论文,重要的有《小麦成株抗条锈病遗传研究》、《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品种特性遗传传递规律和亲本选配问题》、《1965—1982年杂交小麦育种工作进展情况和几个问题的初步分析》等。主持或参加编写了《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小麦栽培学》、《作物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等著作。

☚ 陈永康   学术团体 ☛
000092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