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蓝田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蓝田县

西安市郊县之一。位于市区东南40公里处。是陕西省的农业和旅游区之一。东接华县、洛南,西邻灞桥、长安,南与商县、柞水接壤,北与临潼、渭南相连。面积1969平方公里,耕地77.45万亩。境内有川、原、山、岭,其中山地和丘岭分别占总面积的59.7%和20.7%,最高的王顺山海拔2110米,境内最低处海拔418米,县城海拔469米。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3.1℃,年降水量720毫米,年日照2148.8小时,无霜期212天。有灞河、浐河两个大的水系。灞河发源于灞源乡,境内流程92.6公里;浐河水系汤峪河,源于汤峪镇南沟口,境内流程27.2公里。还有网河、岱玉河、蓝桥河。县内地表水年总流量6.9亿立方米。全县常住人口58.49万,其中农业人口54.17万,占92%。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蒙古、回、藏、装、朝鲜、满、土家等9个民族。辖蓝关、洩湖、玉山、汤峪、焦岱5个镇,华胥、冯家村、三里镇、李后、大寨、普化、马楼、九间房、金山、三官庙、厚镇、张坪、灞源、网川、蓝桥、草坪、葛牌、玉川、红门寺、安村、孟村、巩村、史家寨、小寨24个乡,县人民政府驻蓝关镇。
因县内南山产玉,次等美玉称蓝,故名“蓝田”。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初置蓝田县,隶属雍州。北魏时,太平真君七年 (446) 并入霸城; 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复置蓝田县。北周时改县为郡,原辖地分设玉山、白鹿二县;武帝建德二年(573)将玉山、白鹿合为蓝田县。唐武德二年(619)又分蓝田为玉山、白鹿二县;武德三年改白鹿为宁民县;贞观元年(627)并宁民、玉山为蓝田县,1949年5月23日蓝田解放。初为渭南地区管辖,1955年改为省辖,1959年划归西安市,1961年重归渭南地区,1983年10月又归西安市。
该县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境内有蓝田猿人遗址、水陆庵、辋川溶洞、汤泉湖、蓝关古道、蔡文姬墓等名胜古迹。其中位于九间房乡公王村的蓝田猿人遗址中,发现距今已有100万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下颌骨化石、古生物化石及旧石器。水陆庵创建于六朝,唐、明、清均扩建修复,日本吉利真备和尚在此学师。杜甫、白居易、王维均在此留有诗篇,庵内有彩色泥塑3700尊。这里绿树环抱,河水萦绕,青山幽幽,环境十分宁静,为关中一大胜景。汤峪疗养院为陕西省著名温泉疗养胜地之一。早在贞观元年(627)间,群众挖塘修泉,进行沐浴,名曰“玉女泉”。该泉水温摄氏60度,含20多种矿物质,适宜于105种疾病的治疗。全国已有21个省市的患者,千里迢迢,慕名而来,该院有病床300多张,日接待量达2000多人次。各旅游点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蓝田是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地区之一。1927年至1946年,地下党在蓝田东山和南山一带与国民党反动政权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组织农民协会,开展革命活动,参加渭华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1985年省政府批准蓝桥、葛牌、草坪、红门寺、玉川、灞源、张家坪、九间房等8个乡为革命老根据地。蓝田的历史名人众多,最著名的有:韩干,唐代宫廷的名画家,以画马著名,现有传世遗作;“四吕”即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四兄弟,蓝田县三里镇乔村人,北宋神宗前后均在朝廷任要职,四人合作的《吕氏相约》提出民间自治主张;刘宗敏,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人,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重要将领;年兆廉,蓝田县华胥乡新街村人,是近代著名的理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著有《蓝川文抄》,《蓝川诗抄》、《蓝田县志》等。


该县地域宽阔,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玉石、石灰石、金矿、乌矿、石英石、大理石、花岗岩等10多种矿藏。其中石灰石储量6亿多吨,是生产高标号水泥的优质原料。花岗岩储量8亿多立方米,质地坚硬,花色品种较多,是良好的建筑装饰材料。蓝田玉储量100多万立方米,以储量多、质地好而久负盛名。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用“蓝田日暖玉生烟”来赞美蓝田玉,用蓝田玉制作的首饰、装饰品,色泽好、花纹美,历来为帝王将相、贵妃所喜爱。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用蓝田玉做玉带。此玉有翠玉、黑玉、彩玉、黄玉、汉白玉之分。境内有水资源白马河、汤峪、鹿源、引岱、三岔河等大中型水库34座,总库容量2421万立方米;打井1493眼,建抽水站317处,农田灌溉面积21万亩。粮食以小麦为主,并有玉米、谷子、水稻、豆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芝麻、瓜果等。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19.76万吨,是陕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全县有宜林面积152.8万亩,有林面积86.7万亩,每年可采伐木材7000立方米。网川乡的白皮松是我国名贵树种之一,面积4万多亩。该树的特点是:树皮灰白,常年葱绿,树姿多态,苍翠挺拔,有监测环境的功能,是城市、机关、旅游盛地的美化树种。此树已栽在北京颐和园、中南海,并东渡日本,在奈良市扎根。板栗、核桃、柿子素称“蓝田三宝”。其中板栗面积22万亩,核桃7800亩。“蓝田三宝”连同木耳已打入国际市场。中药材有天麻、五味子、猪苓、党参、杜仲、柴胡等1100多种。该县荒山荒坡面积大,草源足,水质好,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全县有草地面积20万亩,年载畜量达18万羊单位。近几年,西安市把蓝田作为商品肉重点建设基地,促进牛、羊、猪的大幅度增长。现在,全县已形成以金山乡为主的横岭肉牛基地,山区肉牛、肉羊基地、川原肉猪基地。1990年底存栏大家畜5.8万头,羊7.02万只,猪10.23万头;年提供商品牛、羊、猪肉6207吨。蓝田农民早有繁养家畜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经验,培育了象焦岱黑猪”和“金山牛”等许多优良品种。焦岱黑猪体型匀称,抗病力强,耐粗饲,易育肥,肉质好,产肉率高,母猪产仔量多,深受关中、陕南农民的欢迎。“金山牛”为金山乡农民长期选育饲养成功的肉役两用秦川牛,这种牛躯体长,胸围宽,管围大,生长快,两岁半即能达到800斤以上,高出一般秦川牛的标准,金山牛已销往国内10多个省市,供不应求。全县有县属工业企业33个,职工3926人。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3968万元,主要工业行业有机械、建材、建筑、食品、纺织、印刷、化工、缝纫等。县汽车传动轴厂是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定点生产企业,为西北仅有的两个厂家之一,1985年建厂,可生产20多种汽车传动轴,行销全国28个省市。有乡镇工业企业114个,职工4500人,乡镇工业产值6210万元。玉山镇奶粉厂生产的玉山牌牛、羊奶粉运销全国26个省市,1991年获国家农业部先进单位奖,产品同时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全县有商业网点2472个,从业人数5552人,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54亿元,年财政收入1561万元,财政支出2610万元。蓝田县早有“厨师之乡”之称,蓝田的厨师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烹饪技术之精湛,古今闻名。历史上,蓝田厨师就遍及全国各地,各家高手如云,明崇祯皇帝、清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等的御厨中皆有蓝田名厨。蓝田厨师雷生乾1980年以来先后赴莫斯科、巴黎、纽约、伦敦、旧金山、东京等10多个国家传授中国烹饪技术。1980年以来,全县又举办多种形式烹饪技术培训班,先后送出学员1.2万人。
全县有中等学校51所,在校学生2.4万人; 小学386所,在校学生6.9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375人。全县有教职工53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全县有科技人员3750人,已授予各类技术职称3402人。县城内有剧院、电影院、文化馆、体育场、游乐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医护人员703人,病床597张。县境内交通发达,有312国道从县东西穿过,110省道贯穿南北。其它公路干支线13条。现有邮电支局(所)24个,已开通了程控电话,邮程1429公里,年报刊发行量241万份。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8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60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8亿元,人均存款275元。

蓝田县

(古) 秦献公六年 (前379)设置。次等美玉称“蓝”,县南盛产美玉,故名蓝田。故址在今蓝田县西15公里白鹿原上。辖区约为今蓝田县地及柞水县东部。北周建德二年(573年)迁治峣柳城,即今蓝田县城。

蓝田县

蓝田县

1952年2月,分安化、湘乡、邵阳三县地置蓝田县。县人民政府驻蓝田镇 (今涟源市区)。因与陕西省蓝田县同名,同年7月改名涟源县。1987年6月改置涟源市。

☚ 渠阳县   蓝嘉县 ☛

蓝田县

战国秦献公六年(前379年)置,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灞河西岸。北周建德二年(573年) 移治今址 (峣柳城)。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