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音乐文化5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请选择子栏目:
文章列表: 北道南旖:南北风格语言与音乐最根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质(或音色),四方面的可辨性。复杂的是,汉...... 形固声变:演变方式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总结自己的毕生艺术经验,提出了京剧表演艺术中“移步不换形”的原则。其实“移步不换...... 神奇秘谱:文字记谱法中国汉字具有很强的象形意味,中国古代音乐的记谱法体系主要属于文字记谱法。欧洲文字属于抽象字母,其古代记...... 辨古今雅俗 求意境淡和:清代琴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清王善(活动年代在雍、乾年间)辑有《治心斋琴学练要》,该琴谱收录有琴曲三十首,其中王善自制曲七首,包括为...... 诠释《乐记》 编创琴歌:汪绂的音乐美学思想汪绂(1692—1759),初名烜。所作《〈乐记〉或问》,见其人撰著的《乐经律吕通解》一书。 汪绂终生未入仕途,以...... 古今、雅俗和地域音乐之论的思想毛奇龄(1623—1716)在《乐不分古今》文中针对当时儒者论乐往往崇雅抑俗的音乐观念,指出历史上以俗入雅的音...... 音律为和 自求威仪: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王夫之(1619—1692)生逢明清交替之时,明亡不仕,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哲学著作甚丰。...... 《琴况》之审美意境意境是我国古典艺术美学思想中很重要的审美范畴。一般艺术理论视意境为艺术形象,是审美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 琴乐诸况之联系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设定了琴乐审美的“二十四况”,对于这“二十四况”之间的联系,论者多有不同。这一问...... 《琴况》之“静”与“清”《琴况》中“静”况谈“静”,是由外至内、由指及声、由音及心,层层深入而展开的,可说是把握了琴艺演奏美学...... 气象充宇:宇宙本体关于宇宙的构成,人类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具有一些相同的结构层次,但其语言含义则各有其特殊性,...... 洞经音乐是流行于云南省汉族、白族、纳西族中的一种以道、释、儒三教合一特色的宗教音乐,道教色彩最浓,其得名也是缘...... 儒家音乐在儒、道互补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儒教作为一种准宗教形态,主要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产生着重大影响。儒教的信...... 佛教音乐音乐是佛教宣传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佛经宣导主要以梵叹赞颂使信众产生音乐审美快感,进而收到感化人心...... 道教音乐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其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良田沃土,广揽杂收古代巫术、神仙方术、神鬼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