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萧龙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萧龙友1870—1960四川三台人 萧龙友1870—1960医学家。名方骏,以字行,号息翁,又改号不息翁。四川三台人。清末拔贡,曾任八旗教习、知县、山东高等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农商部秘书、财政部参事、农商部有奖实业债券局总办等职,并受聘为内务部中医顾问。攻读中、西医典籍,注意总结临床经验,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德,擅长治疗虚劳病。1934年参与创办北京国医学院,任院长,历时十五年,造就大批中医人才。同时还历任北平市中医考试委员会委员和北平国医分馆董事等职。建国后,曾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中医研究院顾问、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人民医院中医顾问等职。1960年10月在北京病逝。 萧龙友
萧龙友
萧龙友1870~1962现代医家。北京人,早年读文史,前清时拔贡,博读经史及医书,擅长于治疗虚劳杂病。治病主张四诊合参,医药并重,推崇《伤寒论》,重视七情内因的致病因素。曾在建国前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培养中医人材。 萧龙友1870~1960中医学家。名方骏,三台县人。清光绪十六年 (1890年) 人成都尊经书院习词章科,并自学中医。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 考中丁酉科拔贡,旋入京任八旗教习,继往山东,先后任淄川、济阳等县知事并兼任山东高等学堂教席。辛亥革命后在财政、农商两部任职,同时被聘为考试中医士襄校委员。1928年弃官行医。1934年参与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并发起筹建北平医药同仁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医研究院顾问、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医术全面、精湛,长于内科、妇科、儿科,尤善治虚劳杂病,学术上主张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博采众长,力倡中、西医结合,注意医德,重视医史,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喜诗词、书画,造诣皆深。 萧龙友(1870—1962)xiāolóngyǒu现代医家。北京人。博读经史与医书, 擅长治疗虚劳杂病。治病主张四诊合参,医药并重, 推崇《伤寒论》,重视七情内因的致病作用。曾在新中国成立前创办北京国医学院, 培养中医人才。 萧龙友 萧龙友 萧龙友萧龙友(1870~1960年),现代中医学家。原名方骏,四川三台县人。清拔贡,曾任山东淄川枣阳知县。少年学医,1904年开始诊病,尤长于治疗慢性虚弱症。四诊之中,极重问诊。曾称:“余诊病,问最留意,反复询究,每能使病者尽吐其情。盖五方之风气不同,天之寒暑湿燥不定,地之肥瘠高下燥湿有别,禀赋强弱习惯各殊,而病之新旧浅深隐显变化,又各人一状……自非详问不能得其致病之由”(见《整理中国医药学意见书》)。1934年与孔伯华共同创办“北京国医学院”,历时15年,毕业学生达数百人,为祖国医学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一定力量。建国后,历任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名誉顾问等职。 ☚ 曹颖甫 吴瑞甫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