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股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从头至尾堆砌革命导师语录的“代圣立言”的畸形宣传文体。1973年,中国共产党的著名报人恽逸群在身处逆境中,写下了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论新八股》,开宗明义地写道:“文化大革命以来,出现一种新文体:不论什么内容,首先引用几句革命导师的话,然后再入本题;以下每一段又引用一两句革命导师的话,再加发挥。我把这种文体叫做‘新八股’”。(《新闻业务》1974年第7期第19页)为什么叫做新八股呢?恽逸群认为:“因为它和明清两代的制艺(时文)毫无区别,都是‘代圣立言’。好象作者不是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引用革命导师的有关言论,而是以所论述的事情来证实革命导师的理论”。(引文同上)
新八股的危害比老八股的危害要大得多。新八股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宣传某种政治主张,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它不引用革命导师的完整句子,不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事说的,而是孤零零地引上一言半语。(二)它对论敌的论点,或被批判者的言行,不加分析就先下断言。说“实际就是”如何如何,为什么“就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却不加论证。(三)批判某人时,总是对某人的言论断章取义,任意曲解,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滥加攻击,不顾事实,不容被批判者申辩。恽逸群对新八股的鞭挞,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文革”中主观主义宣传行为的本质,也为今天的宣传文体的写作留下了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