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菩提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菩提樹 菩提樹 pútíshù 亦稱“思維樹”、“畢鉢羅樹”。梵語。木名。因釋迦牟尼在此樹下悟道成佛,故名。桑科。常緑大喬木。葉互生,卵狀三角形,先端長尾狀漸尖。隱花果無梗,成雙。供觀賞。木材可製器具,樹脂製膠,樹皮及花入藥。分佈於我國廣東、雲南。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鉢羅之樹也……莖幹黄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菩提樹,出摩伽陀國,在摩訶菩提寺,蓋釋迦如來成道時樹,一名思維樹。”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木語》:“詞林有菩提樹,蕭梁時智樂三藏自西竺國持來。” 菩提樹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衆器用部 > 草木花果 > 菩提樹 菩提樹 pútíshù 樹名。菩提,梵語音譯,意譯爲覺,舊譯爲道。相傳釋迦牟尼在此樹下得證菩提,因亦名之爲覺樹、道樹。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上》:“菩提樹者,即畢鉢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莖幹黄白,枝葉青翠,冬夏不凋,光鮮無變。”《廣東新語》:“訶林有菩提樹,蕭梁時智藥三藏自西竺持來。今大可百圍,作三四大柯。其根自上倒垂以千百計,大者合圍,小者拱把。歲久根包其幹,惟見根而不見幹。葉似柔桑,二月凋落,五月而生。僧采而漚之,惟餘細筋如絲。”《粤東筆記》:“菩提樹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周羅,細點如星,謂之星月菩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