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莫友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少随其父与俦之官遵义,与郑珍友善。道光十一年举于乡。咸丰八年选知县,弃去。后客曾国藩幕府近十年。博学多通,长于史地及版本目录之学,又善书法,工诗。其诗尊崇宋人,与郑珍齐名,时称“郑莫”,同为宋诗派重要诗人。所作多攻击太平天国,歌颂曾国藩。又喜以考据为诗,间有峭拔动人之作。有《郘亭遗文、遗诗》、《郘亭诗钞》、《黔诗纪略》、《韵学源流》、《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郘亭知见传本书目》等。

☚ 陈澧   曾国藩 ☛
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莫与俦子。家世传业,博学多通,与郑珍齐名。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入胡林翼、曾国藩幕,评骘书史。咸丰时,尝选取知县,弃去。大臣密疏荐,复不就征诏。以诗、书、金石考据之学,享誉咸丰、同治间。著述甚富,有《郘亭诗钞》等。《清史稿》有传。友芝亦沉湎于词,曾编有词稿,未刊。自著有《影山词》二卷,附集外词一卷,有同治刊本。

☚ 汪元治   许宗衡 ☛
莫友芝

莫友芝1811—1871

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清宣宗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后屡应进士试不中,文宗咸丰十年(1860),选知县,意所不乐,弃去。出京师,游鄂、皖,先后入胡林翼、曾国藩幕,为曾所器重,遂移家皖南。穆宗同治二年(1863),以祁寯藻等荐,征为知县,辞不赴。同治七年,应丁日昌聘为苏州书局总纂。同治十年,于访求《四库全书》残本途中客死兴化。友芝长于文字训诂、名物制度考证,尤精版本目录之学,擅书法。诗宗黄庭坚、陈师道,而上溯孟郊、韩愈、元结,古朴深微,“刊落时艳”,“生峭凝炼”(金武祥《粟香随笔》)。其山水、抒怀、旅思之作颇有佳构,少数作品哀民生多艰、胥吏横行,愤英法联军入侵。郑珍称“其言情状事处,深入曲达,特是擅场”,“其取旨也务远,其建词也务新。句揉字炼,使其光黝然,其言缪然,绝无粗厉猛起景象”,“惟用思太深,避常太甚,笔墨之痕,时有未化。”(《郘亭诗钞·题识》)。友芝与郑珍自少年交,同师其父莫与俦,同治考据词章,同为程恩泽所倡宋诗派之代表诗人,世称“郑莫”。陈衍以为“郑、莫并称,而子偲学人之诗,长于考证,与子尹有迥不相同者”(《石遗室诗话》),“二人工力略相伯仲,子尹诗情尤挚耳”(《近代诗钞》)。有《郘亭诗钞》六卷、《郘亭遗诗》八卷、《郘亭遗文》八卷,及《黔诗纪略》等,合刊为《独山莫氏郘亭丛书》;另有《影山词》、《韵学源流》等。生平见黎庶昌《莫征君别传》、张裕钊《莫子偲墓志铭》。

☚ 贝青乔   曾国藩 ☛

莫友芝1811—1817年

字子偲,清代音韵学家。贵州独山人。与郑珍共治许郑之学,名重西南,世称“莫郑”。曾任曾国藩幕府。著有《韵学源流》、《声韵考略》、《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等著作。

莫友芝1811—1872

清贵州独山州(今独山县)人。布依族。字子偲, 号郘亭,晚年更号眲叟。莫与俦子。道光三年(1823)随父就读于遵义府学。通汉、宋学,精尔雅、六经、名物、制度及金石、目录等学。对宋钞、元本无所不收,曾珍藏《四库批本》及汉代碑头篆刻百余篇。与郑珍(汉族,1806—1864)齐名,时人并称“郑莫”。晚年采古籍于苏州、常州一带。遗著有《唐本说文部笺异》、《声韵考略》、《韵学源流》等。

莫友芝1811~1871Mo Youzhi

modern literator and scholar.Works: Brief Records of Qian Poetry,etc.

莫友芝1811—1872

清代藏书家、著作家和书法家。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字子偲,号邵亭,晚年号眲耳。※莫与俦子。道光三年(1823),随父到遵义府求学,五年考取秀才,十年中举。通汉、宋学,精尔雅六经、名物、制度及金石、目录等学科。对宋钞、元本、《四库批本》及汉代碑头篆刻等,均有收藏。著有《唐本说文本部笺异》、《声韵考略》、《韵学源流》、《邵亭知见传本书目》、《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书画经眼录》、《黔诗纪略》33卷、《遵义府志》48卷(与郑珍合著)等。与其同窗郑珍(1806—1864)齐名,世称“郑莫”。晚年采集古籍于苏州、常州,卒于途中。

莫友芝1811—1871

清诗人。字子偲,号郘亭,晚号眲叟。贵州独山人。道光举人, 曾客曾国藩幕。李鸿章曾荐于朝,有诏征用,终不就。喜藏书,博学多通,尤精版本目录之学。善书法。诗宗宋人,与郑珍齐名,时称“郑莫”,笔力峭拔。部分诗篇表现个人生活的愁苦。著有《郘亭诗钞》。《郘亭知见传本书目》、《黔诗纪略》、《遵义府志》、《声韵考略》、《唐本说文木部笺异》、《过廷碎录》、《樗茧谱注》等。

莫友芝


莫友芝書


(清·嘉慶十六年——同治十年1811~1871)貴州獨山人。字子偲,號郘亭,别號眲叟。與儔子。道光十二年(1831)舉人,官至知縣。好學博識,通六藝,精小學,深究金石考據之學與目録學,善詩文,兼工真、行、篆、隸,與鄭珍齊名,時稱“鄭莫”。求書者肩背相摩。及太平天國事起,為曾國藩幕客。事定,游歷江、淮、吴、越,廣交名流。清楊守敬曰: “子偲篆書學 〈少室碑〉,取法甚高。章太炎稱其篆書閑理。近人馬宗霍 《霋岳樓筆談》曰:“郘亭篆、隸,皆古拙有金石氣,不以姿取容,雖器宇稍隘,固狷者之美也。”著述甚富,有 《金石筆識》一卷、《霋亭詩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宋元舊本書經眼録》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