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石和软垢
牙石和软垢是牙面上最常见的沉积物。由于口腔卫生较差,唾液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和解剖形态的不正常等原因,牙面上常附着各种类型的沉积物,按其坚硬程度和性质分为牙石和软垢,在软垢中又包括牙斑、白垢、食物碎屑及牙色素等。这些沉积物接触刺激牙周组织可引起炎性病变。
牙石 牙石是沉积于牙齿表面的坚硬物质,因其附着于牙龈边缘的位置不同,又分为龈上牙石及龈下牙石。龈上牙石,颜色较浅,常为白黄色或灰黄色,质地较软,易为洁治器所除去,常分布于全口,但以唾液腺管口邻接的牙面沉积最多,如上颌磨牙的颊面及下颌前牙舌面。龈上牙石又名唾液性牙石,在无咬合功能的牙面或无对颌牙的牙面及假牙上, 也可能沉积较多的牙石, 甚至颌面的沟裂都可被牙石所覆盖。而龈下牙石则沉积于龈沟或牙周袋中的牙面上,不能直接看见,只能用尖探针查知,常擦伤龈沟或牙周袋的软组织壁,而致出血。龈下牙石颜色较深,常为黑褐色,质地较坚,不易为刮治器所刮尽;不一定分布于全口牙,与唾液腺管口也无明显的关系,有人称此种牙石为血清性牙石。
牙石组成
❶无机成分: 牙石的无机成分与牙石的矿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一般为,无机成分约占70~90%,无机成分中主要包含磷酸钙约占75.9%,碳酸钙约占3.1%,及磷酸镁和其他微量元素等。如果以化学元素来分析,则其主要成分为钙39%、磷19%、镁0.8%、二氧化碳1.9%,以及微量元素如钠、锌、锶、溴、铜、锰、钨、金、铝、硅、铁、氟,这些无机成分,至少有2/3是结晶状的结构,
❷有机成分: 包括蛋白多糖复合物、脱落上皮细胞、白细胞及各种类型的微生物等。有人报告有机成分中有1.9~9.1%是糖类,其中包括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苷酸、2-氨基半乳糖; 有时也有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氨基葡糖; 除阿拉伯糖及鼠李糖外,都在唾液糖蛋白中。龈下牙石的组成与龈上牙石略有不同,其钙磷比例较高; 钠含量则随牙周袋深度而增加。龈下牙石中未发现存在于龈上牙石中的唾液糖蛋白。
❸细菌成分: 牙石中的细菌与一般口腔细菌略有不同,其中的革兰阳性及阴性丝状菌远较口腔其余部分为高。
牙石形成 可分为两个步骤:
❶牙斑的形成: 牙石是从牙斑的形成开始,牙斑中含有细菌、渗出的白细胞、巨噬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等,这些物质在无定形的基质中,基质主要是粘多糖所组成。牙齿排列错乱。牙面粗糙,不仅使唾液滞留,形成牙斑,而且易于堆积软垢,如不及时刷除,则成为支架,有利于钙盐的沉积而形成牙石。
❷矿物盐类的沉积: 牙斑形成14天以内即可开始钙化,最早的在4~8小时内即开始钙化。矿物盐类沉积于牙斑的机理有以下几种解释,唾液pH的升高,矿物盐则沉积;胶样蛋白能使唾液中的磷酸盐维持过饱和状态,当唾液停滞,胶体沉降,过饱和状态不能维持,磷酸钙盐则沉积; 其他如粘多糖、酶的作用和维生素A、烟酸、维生素B6的缺乏等,也可以引起牙石的形成。
软垢
牙斑(牙菌斑) 牙斑是一种软的无定形的沉积物,细菌含量甚多,有人报告一克成熟的牙斑含细菌约为2.5×10
, 细菌及其产物与牙龈病变的关系很大, 牙斑在其所附着的牙齿表面及在龈沟中对邻接的牙周组织都会引起病变损害。由于牙斑的形态、代谢活动及pH水平在不同的牙齿及在同一牙的不同部位有所不同,因而对龋病的产生、牙石的形成及牙周病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也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目前对这些问题尚在研究之中。
白垢 白垢是附着在牙面上的白色或灰白色且有粘性的软的沉积物,它通常沉积在牙面颈1/3区域,或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不须涂布显示液即可直接见到,它附着在牙面上不象牙斑那样紧密,可以用水冲掉,但有的也要用洁治器械才能完全清除。白垢的组成是密集的细菌、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以及唾液蛋白和脂类的混合物,也可有少量的食物碎屑。白垢对牙龈的刺激作用,很象细菌及其产物所致的结果一样。
食物碎屑 在进食后,口腔里常残存大量食物碎屑,但在短时间内(约五分钟) 大部食物碎屑被细菌酶所液化,残余的部分仍存留在牙面上。食物碎屑清除的快慢,与唾液分泌速度,舌、颊、唇的机械作用,及上下颌牙的形态和排列都有密切关系; 也随咀嚼动作的增加及唾液的低粘稠度而加速。虽然食物碎屑也含有细菌,但与牙斑及白垢是有区别的,而更易于除去。它虽然不是龈炎的重要因素,但如长时不能清除,则对牙周组织造成的损害仍然是严重的。食品在口腔残存的时间和清除的速度,随食品的种类及个人的情况而有不同,液体食物比固体食物清除得快,例如有人观察食用糖水遗留在唾液中约15分钟,食固体状糖遗留在唾液中长达30分钟,有粘性的糖,如太妃糖、饴糖等可粘在牙面上一个多小时;粗糙的食物则很快被清除,例如粗糙的黑面包比精细的白面包更易清除。
牙色素斑 牙面上色素沉着不仅影响美观,其中有些物质对牙龈也会产生刺激,引起病变。色素来源常与色原细菌、食物及化学物质有关。色素的颜色及组成各异,最常见的色素为棕黄色素及烟迹,前者常由于不刷牙或刷牙不够完善所引起,常出现在上颌磨牙的颊侧及下颌前牙的舌侧; 而后者则由于长期吸烟的结果。烟迹常沉积在与吸烟相邻接的牙面上,色素的深浅可因吸烟的多少及久暂而略有区别,可有深棕色、棕黑色、棕黄色等。牙齿的发育点隙沟裂较深者,色素亦可渗入,且不易除去。金属性色素是由于某些金属或金属盐的粉尘进入口腔,沉积于牙面上或渗入牙齿组织而成不易除去的颜色改变。金属种类不同,产生的色素也就各异,如铜的粉尘则可造成绿色色素沉积,铁粉尘产生棕色素,含铁的药物制剂可造成黑色硫化铁沉积,其他较少见的金属色素如锰为黑色,汞为绿黑色,镍为绿色,银为黑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