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园灌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园灌溉irrigation of tea plantation

引水输送到茶园以及时满足茶树生育对水分需求, 改善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的措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测定, 在高温旱季喷灌的茶园, 经24小时后, 中午测定喷灌区比对照区的土壤温度降低2~4.8℃,极端最高地表温度下降90℃左右, 树冠叶温降低1.3~2℃, 气温降低6.0℃左右, 据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测定, 喷灌茶园在20厘米高度, 晴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11~18%, 阴天提高5~9%, 树冠面空气相对湿度晴天提高2~20%, 阴天提高3~4%, 喷灌2小时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4%。一般情况下, 在高温季节进行喷灌, 除了喷水期间增产21~31%外,当旱期解除后, 喷灌的茶园还具有后效作用, 能使茶叶继续增产15%左右; 在茶季结束后的10月至翌年2月, 能进行3~5次茶园喷水 (每次喷水量约30毫米左右),对翌年春茶可增产10~15%。灌溉不仅提高茶叶产量, 而且明显地提高茶叶品质。喷灌后茶树新梢伸育强度大, 持嫩性好, 正常芽叶比重大, 鲜叶含水量高,芽叶肥壮。且氨基氮含量增加,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测定,喷灌比对照增加20.7~31.0毫克%,而儿茶素总量有所下降,喷灌比对照减少9.93~25.78毫克%。同样,纤维素减少, 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测定, 喷灌比对照减少0.39%。
灌溉时间 灌溉应在茶树还未出现受旱症状之前、土壤水分已减少至生长适宜范围的下限、需及时补充水分时进行。灌溉指标可分为以下三种, 即看天、看地、看树而定。❶降水指标: 根据湖南省洣江茶场试验,在高温夏季, 连续干旱7~10天不下雨,就要灌溉,东非茶叶研究所规定, 周降雨量要等于50毫米, 缺多少就要灌多少。
❷土壤湿度指标: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杭州茶叶试验场研究, 认为茶园田间持水量70%为灌溉下限, 田间持水量90%左右为丰产灌溉指标。又因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吸力之间有良好的函数关系, 经测定结果, 田间持水量为70%时, 土壤吸力为50厘巴, 即PF2.7, 也就是茶园应进行灌溉的起点。
❸茶树芽叶细胞汁液浓度指标:据杭州茶叶试验场研究, 当茶树芽叶汁液浓度≥10%, 茶园应进行灌溉, 或当茶树叶片的吸水力为7~9大气压时, 就要进行灌溉。据陶汉之研究, 在上午10~11时测定叶水势, 在粘盘黄棕壤上生长的茶树, 叶水势在-10巴左右, 冲积土上生长的茶树, 叶水势在-11~-12巴时应及时灌溉。
灌水定额与土壤灌前含水量 灌后要求达到的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土层深度等各个因素有关。一般的灌水定额用下式表示: M=666.7×hp(A-B) (M:灌水定额, 单位米3/亩; h: 湿润土层深度, 单位米;p: 土壤容重, 单位吨/米3; A: 灌后上限土壤含水量, 单位%; B:灌前土壤实测的含水量,单位%)。灌水定额也可以用水深(毫米)表示,其公式为:M=10rh(p1-p2)1/n(M: 喷灌定额,单位毫米; r:土壤容重,单位克/厘米3; h:喷灌计划层深度,单位厘米;p1: 喷灌后要求达到的含水量上限,单位%; p2:喷灌前土壤容许的含水量下限, 单位%, n: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一般可选用0.8~0.9)。
灌水周期 指两次灌水的间隔时间, 可用下式表示: T=△u/ε(T: 喷灌周期, 单位天; △u:喷灌上下限之间水分贮藏量的差值, 单位毫米; ε:茶树耗水强度, 单位毫米/日)。
灌溉方式 浇灌、流灌(沟灌)、喷灌、滴灌4种。浇灌只能在小面积茶园中进行,是一种临时应急措施,化工大但节省水。流灌需水量大, 沿途损失多, 灌溉匀度差, 水土易流失, 只适用于水源丰富、地形变化不大的平地及缓坡地茶园。喷灌不仅增加土壤水分,而且能提高空气相对湿度, 降低温度, 供水均匀, 效果显著,工效高、省水、占地少, 宜在较大范围内应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滴灌比喷灌用水更省, 并且不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但滴灌设施要求高, 滴液要严加过滤, 耗材较多, 成本高, 难以大面积推广。

茶园灌溉irrigation of tea plantation

茶园管理措施之一。人工引水供给茶树生育,并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叶增产提质的技术措施。根据各地测定茶园田间持水量至70%,茶树叶片的吸水力为7×105~9×105 Pa大气压时,就要进行灌溉。一般秋旱季每隔10天灌溉一次。有浇灌、沟灌、滴灌和喷灌等,以喷灌为普遍,每公顷每次喷灌水量为300~450m3。如冬季间隙雾化喷灌,可提高茶园温度,防止茶树冻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