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投入增加, 青海农村牧区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从1978年开始, 农村牧区教育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 1978—1983年农村牧区基建投资共达9 136.6万元, 教育经费共达42378.9万元。 1983年省政府从历年滚动留存的地方财政结余中一次性拨款2 000万元, 用于农村牧区教育事业; 还从国家补助不发达地区的资金中拿出30%, 用于发展民族教育。农村牧区州、 县也集资1 000万元扶持了教育事业。仅1983年就新建扩建各级各类学校105所, 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购置课桌凳55000多套和价值24万元的教学仪器。 1985年中共青海省委、 省政府在 《关于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了筹措教育经费的十大财源。 规定今后一个时期, 各级政府对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并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1986年全省农村牧区教育经费达到4208.8万元,比1984年增长了26%, 每个学生经费达到213元,比1984年增长7.6%。 中学基建投资达1 386.5万元,小学基建投资达1 826.3万元, 比1984年分别增长15.3%、 99.2%。 1990年教育经费达19 200万元, 占全省财政支出的11.32%, 基本保持了教育经费的两个增长。 1988年省政府作出用三年时间以社会集资为主, 完成现有中小学危房改造的决定后, 掀起了群众集资办学热潮。 全省涌现出捐资万元以上的单位39个, 捐资万元以上的个人14个, 累计集资1.5亿元, 其中仅社会及群众集资一项就达4957.06万元,占37.6%。 1993年, 国家教委给玉树、 果洛、 黄南三个州增拨办学经费425.4万元。 1995年全省通过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多渠道投资, 教育投入达到4.9亿元。 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用于基础教育经费达1 517万元。 ☚ 2.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4.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