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湾行宫
清代行宫。位于扬州南门安江门外瓜洲、仪征分汊处的西南岸高旻寺旁。高旻寺为古代著名的“八大丛林” 之一。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时,曾在此游玩,对此处风景极为留恋,因此在第四次南巡 (康熙四十二年) 时,即于此建造行宫。高旻寺内有一七层高的 “天中塔”,故此处俗称“宝塔湾”,新建行宫名称也称为 “塔湾行宫”,康熙嫌名不雅,改称 “茱萸 (植物名,古代风俗,佩茱萸囊可去邪避恶) 湾行宫”。李斗 《扬州名胜录》对行宫有详细记载: “行宫在寺旁。初为垂花门,门中建前、中、后三殿。后照房,左宫门,前为茶膳房; 茶膳前为左朝房,门内为垂花。门西配房、正殿、后照殿。右宫门入书房、西套房、桥亭、戏台、看戏厅、箭厅、万字亭、卧碑亭; 歇山楼外为右朝房,前空地数十弓,乃放烟火处。群中行宫,以塔湾为先,系康熙间旧制。” 茱萸湾行宫可分为二大区域,东区以宫殿为主,为朝拜理政之所。西部多亭台楼阁,是游玩休憩之地。康熙第五、第六次南巡,也都曾在此驻跸。《圣祖五幸江南全录》曾记述了康熙在此游玩的情况: “皇上过钞关门上船,开行三汉河宝塔湾泊船。众盐商预备御花园行宫。盐院曹 (寅) 奏请圣驾起銮,同皇太子、十三阿哥、宫眷驻跸,演戏摆宴。……晚戌时,行宫宝塔上灯如龙,五色彩子铺陈,古董诗画无计其数,月夜如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