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破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破五》
清·富察敦崇2 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宦室等冠帔往来3,互相道贺。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4。春日融和,春泥滑澾5,香车绣幰6,塞巷填衢7。而阛阓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8。 1本文选自《燕京岁时记》。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2富察敦崇(生卒年不详):清末满族人。有《芸窗琐记》《皇室见闻》《燕京岁时记》等。3宦室:官宦人家。冠帔(pei) :帽子与披肩,此泛指贵族妇女的高贵服饰。4归宁:回娘家。5滑澾(ta):滑泞。6幰(xian):车的帷慢。7道路。8阛阓(huan hui):街市。 【析点】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依民俗此日要吃饺子。时下,一种速冻饺子即以“破五”为品牌。破,依其字义,不是一个代表祥瑞吉庆的字。记得幼时大年三十与初一的饺子,祖辈总是嘱咐小孩子,煮破了也不许说“破”,要说“正”,可见过年是避讳这个“破”字的。但何以大年初五却是“破五”? 既称之为“破”,自有“破”的道理。富察敦崇在记旧京风俗的《燕京岁时记》“破五”一条回答了这个问题。 原来,正月初五之前,不得用生米煮饭,妇女不准出门,店铺不许开业,至初五,这些戒条就可解除了。如此看来,“破五”的“破”,非破坏、破败、残破……之破,乃破除、开启之义也。所以“破五”是个吉祥的日子,我想,它象征着新一年的新生活从此日开始了。 作者叙破五民俗,如叙家常,不紧不慢,步步道来,而偏又于其中插入“春日融和,春泥滑澾,香车绣幰,塞巷填衢”四个整齐的四字描写句,渲染此日融和热闹的场面,既为这个叙民俗的笔记增添了文学意味,又让读者体味出此日喜庆欢快的气氛。 破五 破五pòwǔ┃┃ 指农历正月初五。宋·苏轼《蝶恋花》词:“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 夏半 破晓 ☛ 破五pòwǔ东北春节民俗,正月初五过去,意为春节最热闹的时段已过:这个年过到初五,又是一个小高潮。东北话叫~,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放鞭炮。(丁一夫《东北人是咋样的》) 破五p‘ɣ44 vu53指正月初五。这一天清扫垃圾,放炮送穷,商者开门营业。这里破是清除的意思。 破五pè vǔ
破五旧时习俗,正月初五称“破五”,以前五日禁妇女往来。事见震钧《天咫偶闻》十。 某月某日 某月某日一月初一:春元 元旦 元日 元春 元正 元辰 元朔 正朔 正辰 春旦 正旦 正朝 正日 王正 新正 新元 新吉 月吉 岁朝 三朝 三始 端日 鸡日 大年初一 另见:节日 日 ☚ 称天数 日期 ☛ 破五锡伯族春节习俗。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亲戚朋友不往来串门。 破五 破五powu民间传统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传为忌日五穷。清晨,人们要从厨房向外放炮,赶穷气。打扫庭院,将垃圾倒出户外,俗称“送穷”。旧时长武人将醋烧热灌入犁铧,从内向外泼洒,以图激犁(吉利)。边泼边念叨:“大吉大利,醋汤泼地,饥神饿鬼,全都出去,如不出去,踏住脖子抽吃系(筋)!”有的地方有吃搅团的习俗,期望缠住穷气,早日脱贫。兴平人讲究这天吃臊子面,不向邻居借东西,要借也只能以物易物。旬邑人这天早饭吃搅团,取意填穷坑。午饭吃饺子,取意元宝塞窟窿。一般这天不出远门,怕带给人家穷气。 ☚ 梆绞舞 换孝 ☛ 破五 破五节日习俗。正月初五送“五穷”,俗称“破五”。早晨打扫院落房间,将垃圾集于一处,送到大门外僻静之处,或填埋于坑内,叫“赶五穷”。洗涤脏衣物,叫“洗五穷”。洗过衣服的污水泼于大门外僻静处,或到河渠边洗涤,让污水随水流去。早饭吃搅团,吃馓饭,并要在门、窗、桌、柜等处粘点饭粒,叫“黏五福”。一些地方在除夕夜时预扎一个草人和一把笤帚,立在房门背后,到初五清晨,把屋内的垃圾,炕上的灰尘清扫后和草人一并送到十字路口或沟边、河边,然后吃一顿“搅团”,谓之“治五穷”。城区多在初五早上吃饺子,以“吃饺”取意“破无穷”。 ☚ 春节 上九日 ☛ 破五旧时流传下来的天津民间习俗,即正月初五,傍晚家家剁馅包饺子,意为剁“小人”,捏“小人嘴”,同时燃放鞭炮,以求在新的一年中,驱邪秽,免纠纷,顺心如意。 破五po wuthe fif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