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茧质评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茧质评定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cocoon

按照国家规定的评茧标准和检验方法,检验茧质,评定等级,为蚕茧买卖双方提供作价依据的技术措施。蚕茧是缫制生丝的原料,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缫丝生产的经济效益。根据蚕茧的分类标准,按质评定等级,贯彻优茧优价,劣茧低价,分级论价的原则。
中国的蚕茧的评茧标准和评茧方法,自50年代以来,几经改革。1958年以前,规定以缫折划分为13个茧级,用手估目测的评茧方法,估标缫折,评定茧级。1968年起,改为以鲜茧茧层率为分级标准,用切剖鲜茧茧层称量法,测定茧层率,评定茧级。1972年起改为以切剖鲜茧茧层烘成干量为分级标准,采取特制的红外线烘箱和评茧仪测定茧层无水干量,评定茧级。
中国现行评茧标准和评茧方法 中国现行的评茧标准,主要是以无水干茧层量(简称干壳量)分级,而以上茧率、色泽、匀净度等项目为茧级升降的补正条件。所谓干壳量,是指一定数量的鲜上光茧茧壳,烘至无水干量时的重量。干壳量是蚕茧质量的基本要素。干壳量的高低与蚕品种、生产季节、饲养条件、蔟中营茧环境、上蔟及采茧时间等都有密切关系。一般干壳量愈重,经济价值也愈高。上茧率是补正规定中的重要一项,上茧率愈高出丝率也愈高。色泽、匀净度是从蚕茧的外观质量来推测蚕茧的解舒好坏。匀净度是指正常好茧占全部上茧的百分率,凡色泽洁白匀净度高的,一般解舒较好,生丝品质优良。因此评茧时以色泽匀净度作为茧级升降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对检验上茧中发现的内印茧、僵蚕(蛹)茧等,也作了补正规定。
上茧分级标准与评茧方法
上茧分级标准 鲜上茧等级是以50克鲜上光茧的干壳量为分级依据,各等级的干壳量用重量范围表示。上茧率为100%的分级标准如下表:

鲜上茧干壳量分级标准


等级1234567891011
干壳量
(克)
98.88.68.48.287.87.67.47.27.0

注: 干壳量以0.2克为一级,满0.1克按0.2克定级,不满0.1克的尾数舍去。
干壳量分级标准的补正规定 ❶上茧率: 在出售鲜茧中选出双宫、黄斑、柴印、蛆孔、印头、薄皮等不能缫丝的下茧后的上茧量占总茧量的百分比称为上茧率。以100%为基数,每低5%递减一个茧级,尾数凡满2.5%作5%,满7.5%作10%。
❷色泽、匀净度:色泽指茧色洁白,光泽正常为好; 茧色次白,光泽稍差为普通; 茧色灰白,光泽呆滞为不好。匀净度指上茧中选出茧形特小,茧层薄、薄头、薄腰、轻黄斑、轻柴印、轻绵茧、轻畸形等次茧后,其余正常好茧占全部上茧的粒数百分比,其标准为: 正常好茧满85%及以上者为好; 满70%、不满85%者为普通; 不满70%者为不好。色泽、匀净度两项好,提升一个茧级; 两项不好,降一个茧级,其余不升不降。
❸死笼茧、印烂茧。干壳量检验时, 如发现死笼茧, 印烂茧污染茧层,应予调换同等重量的好茧,并根据粒数多少,扣算上茧率。规定粒数满10%时,应扣上茧率1%,满20%时,扣上茧率2%,依次类推。
❹僵蚕(蛹)茧: 粒数满10%,降1个茧级,满20%降2个茧级,如满30%时,则不进行干壳量计价,而是根据茧层厚薄,结合上茧率,采用肉眼评估茧价,其中色泽匀净度应升的不升,应降的则降。
双宫茧、次茧、下茧的分等标准
双宫茧 又称同宫茧,由2头或2头以上的蚕所结成的1个蚕茧,因茧丝交叉紊乱,不能缫制厂丝,可以缫制双宫丝或剥制丝绵。双宫茧分等标准,1等:茧层厚,茧色白,无印烂双宫; 2等: 茧层厚度中等,茧色次白,印烂双宫少; 3等: 茧层薄,茧色混杂,印烂双宫较多。
次茧 茧层上有轻度疵点的茧。次茧虽可缫丝,但缫折大,生丝品质差。次茧一般以下茧混入多少,并参照茧层厚薄来分等。但次茧比例不满50%时,应按下茧标准定等给价。次茧分等标准,1等:混入下茧不超过15%;2等:混入下茧不超过30%;3等:混入下茧不超过45%。
下茧 凡不能缫丝或很难缫丝的茧属下茧,下茧可作丝绵和绢纺原料。下茧分其它茧(包括黄斑、柴印、穿头、绵茧、畸形、红斑茧等)与印、烂、薄茧(包括印头茧、烂茧、薄皮茧)二类。
其它茧分等标准 1等:黄、柴、穿茧和次茧占80%及以上;2等:黄、柴、穿茧及次茧占60%到不满80%;3等:黄、柴、穿茧及次茧不满60%。
印烂、薄茧分等标准 1等:印头茧占70%及以上;2等:印头茧占50%到不满70%;3等:印头茧不满50%。
评茧方法 上茧均采取干壳量评茧,零星茧量、次茧和各类下茧一律采用肉眼评茧。
干壳量检验评茧方法 蚕农出售的鲜上茧,必须全部通过评茧台,由评茧员边检查、边抽样。仔细观察色泽、匀净度,决定升降。将大样茧3~4千克,轻轻拌匀,分成2或4区,由蚕农选定一区,称准小样茧500克。并数清粒数,选出下茧,记录上茧率。再在500克总粒数中抽取50克的光茧量,剖开茧壳,倒去蛹及蜕皮,将茧壳放进干壳量检验台(图)烘称无水干壳量,定基本等级。根据色泽、匀净度和僵蚕(蛹)茧决定升降,再按上茧率和内印茧率评定结果,得出核定价格。


干壳量检验台结构图
1.预烘室 2.决烘室 3.评茧仪 4.电压表 5.烘盘
6.调压器 7 红外线灯泡(250瓦共3只) 8.日光灯(8瓦
1~2支) 9.开关 10.磨砂玻璃


广东省的评茧标准和方法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全年养蚕8~9次,蚕期高温多湿,为了保证茧质,鼓励蚕农出售半干茧;半干茧在茧站抽样茧125克进行缫丝,得出丝量,推算全批蚕茧的出丝量评价,广东俗称“围丝法”;另一种是抽样茧(2化性茧20粒,多化性40粒)检验干壳量定基本级,并抽样实测解舒率,进行补正升降。其干壳量分级标准与解舒率升降幅度如下表:
广东省蚕茧干壳量分级标准

级别2化性蚕茧
(20粒干壳)
级别多化性蚕茧
(40粒干壳)
特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6.85克以上
6.3~6.8
5.7~6.25
5.05~5.65
4.45~5.0
3.8~4.4
3.75克以下
特1级
特2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7.9克以上
7.1~7.85
6.4~7.05
5.6~6.35
5.1~5.55
4.6~5.05
4.1~4.55
4.05克以下

广东省蚕茧解舒率升降标准


2化性蚕茧(50粒解舒)多化性蚕茧(100粒解舒)
解舒率(%)升(+)降(-)
幅度(%)
解舒率(%)升(+)降(-)
幅度(%)
90.1以上
85.1~90
80.1~85
75.1~80
65.1~75
60.1~65
55.1~60
50.1~55
+8
+6
+4
+2
不升不降
-2
-4
-6
95.1以上
90.1~95
85.1~90
80.1~85
75.1~80
70.1~75
60.1~70
55.1~60
50.1~55
+10
+8
+6
+4
+2
不升不降
-2
-4
-6

注:解舒率在50%以下者作次茧收购。
日本的评茧标准和方法 日本从1940年起全国实行茧检定法;全国所有产茧县都设有茧检定所。蚕户把鲜茧出售给丝、茧厂商时,按国家规定抽样办法共同抽样,先付茧中心价的80%左右的茧款,其余鲜茧即可烘干入茧库,鲜样茧送茧检定所调查,烘干后试缫定级,结算价款。
抽样规定 出售茧100千克以下者,抽2.5千克样茧;100~4000千克者,抽4千克;4,000~8,000千克者抽6千克:超过8,000千克者,抽样两份。主要检定项目:选除茧率、茧丝长、解舒率、茧丝纤度、洁净、出丝率。
蚕茧分级标准 以茧丝长占45%;解舒率占55%综合计分确定蚕茧的等级。茧丝纤度与洁净作为参考项目,不作计价依据。分级标准见下表。

茧丝长与解舒率得分表


茧丝长
(米)
分 数解舒率
(%)
分 数
1,451米以上
1,381~1,450
1,311~1,380
1,241~1,310
1,171~1,240
1,101~1,170
1,031~1,100
961~1,030
891~9,60
890米以下
42.5
42
41.5
41
40.5
40
39.5
39
38.5
38
86%以上
81~85
77~80
71~76
66~70
61~65
54~60
47~53
40~46
39%以下
51.5
51
50.5
50
49.5
49
48.5
48
47.5
47

茧的分级表



茧价计算公式:
每千克鲜茧价=〔(算定丝价×配分比率)
 ±茧级级差〕
 ×(检定出丝率×折扣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