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盛京皇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盛京皇宫

书名。一九八七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主编铁玉钦、副主编王佩环,合作者姜相顺、佟悦。著名清史学家王钟翰先生作序。书中包括一、引言,奠都盛京前的后金都城与宫室;二、盛京城垣的由来及皇宫的初建;三、宫廷秘史;四、陪都宫殿;五、从皇宫到博物院,附录盛京皇宫大事年表等部分。此书是一部文图并茂的综合性著述,对清入关前后金都城的迁移、宫室的建置及今沈阳故宫的宫殿建筑史与使用史做了全面深入的考证。并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满文档案、舆图及考古发掘实测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其研究范围及内容均超过前人,有较大的突破。又以宫廷斗争为主线,深入探讨了清入关前发生在盛京皇宫内的围绕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及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为推进满族社会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尤其皇太极锐意改革,为清入关统一全国奠定政治与经济基础的功绩。书中还用大量文献及档案资料,记述了清移都北京后,清廷对陪都宫殿的重视、修葺和拓建,及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盛京,驻跸旧宫期间的礼仪活动。以及清朝灭亡后,沈阳故宫历经民国、伪满时期的劫难,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建设与发展。

盛京皇宫

书名。铁玉钦主编、王佩环副主编、姜相顺、佟悦参加合作撰写。全书共分4个部分,计30余万字、文图并茂。详尽论述了满族杰出人物努尔哈赤、皇太极建造和使用盛京宫殿(今沈阳故宫)之历史,清历朝皇帝对盛京宫殿之重视、改建以及从皇宫至博物院之历史发展过程。从中可见满族之历史发展、礼仪风俗、生活习惯及建筑特色。1987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盛京皇宫

盛京皇宫Sheng jing huang gong

位于陪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城中心,是清初两代皇帝的皇宫。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至清崇德元年(1636)。后经康熙、乾隆、嘉庆等多次重修与增建,成现在的整体形势。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周围宫墙环绕,房屋三百余间,近十数个院落。整个建筑分三大部分:中部为大内宫阙,正中是崇政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朝会的地方,殿前有大清门,左右建飞龙阁、翔凤阁,殿后有师善斋和协中斋。最后为清宁宫,前有凤凰楼。清宁宫的东面是衍庆宫和关雎宫,西面有麟祉宫和永福宫。这些宫是皇太极及其后妃居住的寝宫。在崇政殿、清宁宫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宫、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东部为大政殿,是皇太极听政的地方,殿前分左右两行排列的十座官署(即“十王亭”),是八旗诸王大臣议政的地方。西部建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仰熙斋等,是皇帝东巡盛京时读书、看戏的地方。在全国的古建筑遗存中,它以满洲民族特色最浓而见长,在宫殿建筑群中,可与北京明清紫禁城媲美。又是明清两朝兴衰交替的历史见证。

☚ 清太宗皇太极   清圣祖玄烨 ☛
盛京皇宫

盛京皇宫

清初都城盛京中的皇宫。清王朝在问鼎中原之前在关外曾先后建立了三座都城,分别为兴京赫图阿拉、辽阳东京城和盛京 (即沈阳),称关外 “三京”。清太祖努尔哈赤于天命六年(1621) 三月攻下沈阳,天命十年决定迁都沈阳。随即草创寝宫“天命汗宫”和办事衙署“大衙门” (即大政殿) 与 “八旗亭”。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死,皇太极即位,继续扩建城池及皇宫。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改沈阳为 “天眷盛京”。崇德元年(1636)盛京皇宫基本建成。盛京皇宫现存建筑90余所300余间,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可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部分。东路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后有銮驾库,前有奏乐亭,是一组独具风格的宫殿建筑,为努尔哈赤统治的权力中心。中路是大内宫阙部分,主要建筑坐落在南北向的一条中轴线上。南起宫墙外的大照壁,向北两侧为东西朝房、东西奏乐亭。再北为宫前东西大道,立有下马碑、文德坊、武功坊。道北正中是大清门,门后为东西五间厢楼及东西七间楼。大清门北有一条通往丹墀的御路。其后便是正殿崇政殿,这是皇太极日常临朝之处,俗称金銮殿。殿后有一进院落,东有师善斋、日华楼,西有协中斋、霞绮楼,此为乾隆帝东巡时居住之所。正北是凤凰楼,这里曾存入玉宝、玉册、帝王像和行乐图等,登楼可观日出,“凤楼晓日”是盛京八景之一。穿过凤凰楼下的门洞,便是皇帝与皇后的寝宫清宁宫等“台上五宫”。顺治帝福临就出生在其中的永福宫中。崇政殿和后宫的东西两侧有东宫、西宫,均系乾隆年间所造。西路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文溯阁等建筑,建于乾隆年间。文溯阁仿明代宁波天一阁而建,是当时存放《四库全书》的地方。盛京宫殿的建筑形式借鉴了明代殿宇的形制,也保留了满族的民族特点。宫殿的设计和布局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尊严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清朝迁都北京后,这里成为陪都宫殿,历代皇帝都来此东巡祭祖。1949年以后经过修缮,现为沈阳故宫博物馆。

☚ 沈阳天命汗宫   大政殿 ☛

盛京皇宫

盛京皇宫

沈阳故宫博物院编。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文明古城之一,地处辽河平原,浑河北岸。1625年努尔哈赤自东京城 (辽阳,启行至沈阳,开始营建他的第三个京城盛京,盛京做为清朝一代陪都,营建了雄伟壮观的故宫,也传流着一代清宫秘史。本书对于清朝入关前几易都城的沿革,盛京宫殿的勃兴,宫殿建置、衙署分布,档案秘笈,文物宝藏等纲举目张,原原本本,一一为之叙说,并以宫廷斗争为主线,探讨了清入关前发生在盛京皇宫内围绕皇位继承的斗争,及努尔哈赤,皇太极为推进满族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特别是皇太极锐意改革,为清入关统一全国奠定坚实基础的功绩。也用大量史料记述了清定都北京后,清廷对陪都宫殿的重视和改建、康、乾、嘉、道帝东巡盛京驻跸旧宫的活动,记录了清入关前的宫廷生活习俗和婚丧礼仪,以及清朝灭亡后,沈阳故宫历经民国,伪满等时期的历史沦桑。本书有三大特色: 一为民族特点突出; 二为引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档案文献资料; 三为充分运用了实地勘察测绘的数据。全书文字简明,雅俗共赏,并附有多幅图片,是一部图文并茂综合性的研究著述。对于我们了解沈阳故宫的营建和发展的历史以及清代前期的宫廷生活和斗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由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出版。

☚ 末代皇叔载涛沉浮录   清代档案丛谈 ☛
000070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