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盛京典制备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盛京典制备考地理杂志。清特慎庵原撰。崇厚(1826—1893)增辑,八卷。特慎庵,不详。崇厚字地山,满洲镶黄旗人,姓完颜氏。道光举人。历官天津通商大臣、都御史、奉天将军。后坐与俄擅签失土条约罪罢官。光绪四年(1878),崇厚于奉天将军任上增辑成书。约十一万字。正文分舆图(盛京全图)、疆域、城池、宫殿、坛庙、太庙、山陵、内务府事宜、马政处事宜、围场处事宜、官参局事宜、各城旗驻防、奉天职官、审理词讼、东边外开垦升科设官事宜等三十七目。是书为第一部记载盛京典章制度专书。主记盛京宫殿陵庙建置规模、典章祀礼等,兼记所辖府县皇族宗室年俸,三旗每年定例进贡入京的木耳、蘑菇、葡萄、常青菜等,礼司每年进贡的鹿肉、鹿肚、野鸡、香水梨、山里红、细鳞鱼等,官参局发放采参票及对采参人的管理办法等。是了解清代宫庭组织构成。经济关系的重要史料。有《满蒙丛书》本,太和山坊刻本。 盛京典制备考地方志书。崇厚著,清光绪四年(1879)仲春刊。共八卷。卷首附盛京全图。卷一:殿阁尊藏,档库恭储,盛京历代郡县建署考等;卷二:庙寺、祀祠等;卷三:宗室、觉罗事宜,内务府事宜等;卷四:将军署分司;卷五:恩赏库事宜;卷六:五部职官署事宜;卷七:各城旗驻防,奉天职官,缉捕章程,审理词讼等;卷八:奏议,摺片等。是盛京内务府总理清在东北旗人事务总汇,所涉疆域、城池、山陵、庙宇、档库莫不详备,其中官署、典制、农田、水利、渔牧、驿站等一一题记,且条分类聚,详略得当。并录文勤公等奏议数篇,以及光绪四年上谕一道于卷末。其内容丰富,洵可为文献之征。对于研究清代的肃吏、练军、靖边及盛京内务府事务管理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盛京典制备考书名。8卷。光绪二年 (1876) 崇厚奉敕撰,四年成书刊行。叙述清盛京行政设置制度。共分舆图、疆域、城池、宫殿、审理、词讼、盐捐章程及户、礼、兵、刑、工五部公署职官,崇实、崇厚奏折等42类。可补《盛京通志》之不足,为研究满族社会制度的重要资料。 盛京典制备考八卷。清崇厚 (1829——1893)撰。崇厚,字地山,完颜氏,内务府镶黄旗人。满族,举人出身,曾任长芦盐政使。咸丰十年 (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协助恭亲王奕䜣与英法谈判,签订《北京条约》。次年,任三口通商大臣,与英、法重修租界条约,与葡、日签订一些不平等条约。光绪四年(1878)赴俄谈判收回伊犁问题。次年在帝俄胁迫下,擅自签订《里瓦几亚条约》,清政府将其下狱。不久被赦免。1893年病死。是书为崇厚任盛京将军时所作。共分八卷,第一卷分为舆图、城池、宫殿、坛庙、山陵、殿阁所藏、将军档库、所储图宝书籍各项,第二卷为庙、寺、祀祠等项,第三卷为宗室觉罗及内务府事宜,四卷为将军署分司,五卷为五部职官公署事宜,六卷为恩赏库及各营处司局事宜,七卷为将军副都统、各城尉旗驻防、练军、客库、昌图东边建置事宜,八卷为前将军崇实和崇厚改制的各色奏疏。盛京政制的记载,自乾隆末年有修撰外,嘉庆,道光以来未有续修,是书则反映了前将军崇实到任后调客军、增民史、祛积累、征官弊,力请变通一切,地方为之一靖的史实,同时也可看到崇厚继任后勉图结束政改、变通各项旧制的苦心。是书有些地方不如《清会典》详细,但记述新旧规制,很少疏漏,尤其所载变通吏治的许多奏疏,对考查光绪末年其地增置郡县、改建行省的历史很有帮助。有光绪奉天刻本。《满蒙丛书》 中收有此书。 盛京典制备考书名。光绪二年(1876)崇厚奉敕撰,四年书竣刊行。8卷。分舆图、疆域、城池、宫殿、审理、词讼、盐捐章程及户、礼、兵、刑、工五部公署职官,以及崇实、崇厚奏折等42类。记述盛京的行政设置及制度沿革,可补《盛京通志》之缺,是研究满族社会制度的重要史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