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盛京内务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盛京内务府官署名。掌管清代盛京(沈阳)三旗(正黄、镶黄、正白)包衣与宫禁诸事。下设广储、会计、掌仪、都虞、营造五司及文溯阁、三旗织造库、黑牛馆、乳牛馆、内管领处等部门。设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佐领、骁骑校、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司库、库使、催长、厩长、内管领、仓长、领催等70余人,皆为满洲人充任。分别掌管盛京陵园及祭祀等各项事务。可直接向皇帝奏事,其职官之升迁调补、生死逃亡之事,要咨报北京之内务府。 盛京内务府 盛京内务府官署名。清代置。掌总盛京皇室宗族事务。《清史稿·职官志五》:“盛京内务府;总管大臣1人,〔盛京将军兼。后改东三省总督〕。佐领、骁骑校各3人。堂主事、委署主事各1人。广储司司库3人,库使16人。会稽、掌礼、都虞、营造4司,及文溯阁九品催长、无品级催长各1人。织造库催长、内管领处内管领(六品虚衔)、领仓长各1人。牧掌、仓长各3人。笔帖式15人。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盛京包衣三旗置佐领3人,简1人掌关防,并置司库3人,及催总、笔帖式各官。寻置库使10人。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置领催下骁骑校1人。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置总管。明年,置堂主事1人。二十四年,改催总为催长。二十九年,定各催长员数。增置内管领、委署主事各1人。四十八年,文溯阁建成,置九品催长、无品级催正各1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省主事各官。” ☚ 盛京五部 十一寺 ☛ 盛京内务府 盛京内务府官署名。属内务府。清入关定都北京后,仍然在盛京设立内务府。顺治初年,盛京包衣三旗设在佐领3人,管理本旗事务。乾隆十七年(1752),设内务府总管1人,由盛京将军兼任。其所设机构与京师内务府多有相同,比如都有厂储、会计、掌仪诸司。此外,盛京内务府还设有文溯阁、三旗织造库、内管领处、黑牛馆、乳牛馆等机构。盛京内务府的职责是管理盛京陵园、担当祭礼等事宜。盛京内务府的官员除总管大臣、佐领外,还有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司库、库使、厩长等人 ☚ 寿药房 内火药库 ☛ 盛京内务府官署名。清代定都北京以后,盛京仍设内务府,顺治初年,盛京包衣三旗设佐领三人,管理所属事务。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设盛京内务府总管一人,由盛京将军兼任;下设广诸、会计、掌仪、都虞、营造五司及文溯阁(藏四库全书)、三旗织造库、黑牛馆、乳牛馆、内管领处等机构。在总管大臣及佐领之下,设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司库、库使、催长、厩长、内管领、仓长、骁骑校、领催等员,分领诸务。有关盛京陵园及各项事务,均直接奏报皇帝,本府职官的任免须咨报在京的内务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