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范文正公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范文正公集 范文正公集诗文别集。北宋范仲淹作。仲淹卒谥文正,故名。其集凡二十九卷,计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二卷、尺牍三卷。附录十九卷,包括《年谱》、《鄱阳遗事录》等。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元天历本。清康熙中范氏后裔范时崇将其集与仲淹子范纯仁《范忠宣公集》合刊,称《二范集》。 ☚ 和靖诗集 宛陵集 ☛ 《范文正公集》《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镇守西北边疆,西夏不敢侵犯。庆历三年,授参知政事,积极主张改革弊政,因守旧派阻扰,未能实行。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主张文章“应于风化”,“兴复古道”(《奏上时务疏》),强调文章的社会作用,批判西昆派“上不主乎规谏,下不主乎劝诫”(《唐异诗序》)的文风。他的政论指陈时弊,力言革新,写得很有气势。他在散文《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历来为人称颂。诗作存260多首,有一些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如《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词作传世仅5首,但水平极高,《渔家傲》(塞外秋来风景异),尤为悲壮慷慨,足可流传千古。北宋初年词人多写离情别绪和男女之情,范仲淹则用以表现边塞生活,开拓了词的境界。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导。 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29卷,附录20卷。较通行的本子是《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元刻本;另有康熙间范时崇刻本,该本收入仲淹子纯仁(谥忠宣)《范忠宣公集》25卷。 范文正公集 范文正公集别集名,北宋范仲淹(谥文正)撰。本名《丹阳集》,凡诗赋5卷、杂文15卷,前有元祐四年苏轼所作序。淳熙十三年鄱阳从事綦焕校订旧刻,又得诗文若干,为《遗集》附于后,清人编为《别集》。康熙中范仲淹后裔能濬又辑得《补编》五卷。原集之卷一收有《明堂赋》等赋作3篇,卷二十又收有《老人星赋》等赋作10篇,《别集》卷三又收有《易兼三材赋》等赋作12篇。有《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传本。 ☚ 松雪斋文集 珍艺宦文钞 ☛ 范文正公集 《范文正公集》20卷,别集4卷,政府奏议22卷,尺牍3卷,附录13卷。《四部丛刊》本。 ☚ 文正集 范文正公文集 ☛ 《范文正公集》fan wen zheng gong jiA Collection of Master Fan Wenzheng→范仲淹 (Fan Zhongya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