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英阿马岛战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4~6月,英国和阿根廷因马尔维纳斯群岛归属问题进行的战争。此战历时74天。阿方参战兵力6.5万人,作战舰艇和辅助船只33艘12万t,飞机350余架,地面部队1.3万余人;亡约1000余人,伤1300余人,被俘1.13万人,损失舰船11艘,飞机105架。英军参战约3.5万人,各型舰船118艘100余万t,各型飞机340架,地面部队9000余人;伤777人,亡255人,被俘200余人,损失舰船6艘,飞机34架。 英阿马岛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爆发的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事。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又名福克兰群岛,位于南大西洋。1833年,英国占领了该岛,但阿根廷在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支持下,一直坚持对该群岛的主权要求。20世纪70年代初,经勘查发现,马岛南部海域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双方关于马岛的主权之争就更加尖锐。1982年2月27日,英、阿双方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爆发了一场影响较大的现代化战争。战争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阿军占领马岛,英军战略展开(4月2日~30日)。至4月底守岛阿军由4000人增至1.3万余人。岛上英守军84人投降、22人被俘。英内阁于4月3日作出派遣一支由40余艘舰只和4000人地面部队组成特混舰队重占马岛的决定。特混舰队主力4月29日抵马岛水域,30日完成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海上和空中封锁的部署。第二阶段为双方在马岛战区实施封锁和反封锁,争夺制海权和制空权的斗争(5月1日~20日)。由于阿海军力量弱,出动的舰船多被英海军击沉。阿空军受作战半径限制,攻击力量很有限,加上指挥失当,因而未能打破英军的海空封锁。英军逐步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阿军处境开始被动。第三阶段为英军实施登陆作战,打败阿军重新占领马岛(5月21日~6月14日)。两栖登陆部队共约3000人,后续梯队共约4000人。5月21日3时半英两栖突击梯队搭乘直升机在马岛范宁角着陆,很快占领了范宁角。阿航空兵实施反击,炸沉炸伤英舰船数艘。英军于5月27日开始陆上进攻。29日攻占达尔文港。6月11日英军开始对阿根廷港发起总攻。14日21时,马岛上的阿军全部投降。至此,马岛战争基本结束。在这场战争中,阿军亡1000余人,伤1300余人,损失飞机117架,舰船11艘;英军亡255人,伤777人,损失飞机34架,舰船16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