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苏公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苏公塔

古塔名。又称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约2公里,是新疆境内伊斯兰教建筑中最雄伟壮观也最大的一座古塔。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之子苏来满为表示对清朝皇帝的忠诚和对真主安拉的虔诚,也为纪念和表彰其父亲的功绩,耗银7000两而建。在苏公塔的入口处,保存有维吾尔、汉两种文字的石碑一块,汉文为: “大清乾隆皇帝归朴,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率□扎萨克□□苏来满等,念额敏和卓自受命以来,享寿八旬三岁。□□上天福庇,并无纤息灾难,保佑群生,因此答报天恩,虔修塔一座,费银七千两整。爰立碑记,以垂永远,可为名教,恭报天恩于万一矣。乾隆四十三年端月吉日谨立。”维吾尔文的内容与汉文基本相同。额敏和卓因在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的斗争中屡建功勋,被清政府封为辅国公、镇国公,并封为郡王。苏公塔高40米,直径达10米。塔身浑圆,远观如巨大的古瓷瓶。塔身用一式的灰黄色砖块砌成,变化出14种几何图案,整体向上均匀收缩。缘着塔身的圆形柱,蜿蜒向上,也是用砖块砌成的阶梯,呈螺旋形铺展,既代替木结构支撑加固了塔身,又可作登梯直上塔顶。塔身内部十分幽暗,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塔顶有一个大约10平方米的小阁楼,四周是敞开的大窗口,游人从长长的幽暗中突然至此,会感到心境豁然开朗,而且吐鲁番盆地尽收眼底。紧靠苏公塔的北面,是一座有高大拱门和门楼的礼拜寺,有宽敞、宏大的礼拜大厅,有穹形的拱顶,有造型美观的马蹄形券顶,有众多的壁龛,有幽暗的布道小室,都显示出伊斯兰建筑的风格和浓烈的宗教生活气息。1957年,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諸教部 > 伊斯蘭教 > 蘇公塔
蘇公塔  sūgōngtǎ

亦稱“額敏塔”,維吾爾族人稱爲“吐魯番塔”。在新疆吐魯番市東南郊。係吐魯番郡王蘇來滿二世爲紀念與表彰其父額敏和卓功續而建。建於回曆1181年(公元1779年)。塔呈圓柱形,通高十一丈,底部直徑三丈,磚塊砌築,外壁疊砌作各種花紋,塔身有十四個窗口,分築於不同方向與高度。塔入口處,有建塔時石碑一方,係用維、漢兩種文字刻寫。該塔屬伊斯蘭教建築。

苏公塔

亦名“额敏塔”,全称“额敏和卓报恩塔”。位于吐鲁番东南角约4千米处。18世纪中叶,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感激清朝皇帝恩宠而建。后由其子苏莱曼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建成,故名“苏公塔”。由砖塔、礼拜大殿和门楼等组成。塔高44米,底部直径11米,由下至上逐层收分,形近花瓶状,中为实心柱,塔内有螺旋形阶梯72级可供登临。造型古朴大方,色泽典雅,兼具伊斯兰教与维吾尔族建筑风格。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公塔

维吾尔族古代建筑。在新疆吐鲁番市东郊6公里处。系吐鲁番郡君王苏来满为其父额敏所建,故又称额敏塔。建成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88年)。塔高44米,底部直径14米,塔内挑砖旋枋72级,直达顶部。塔身呈圆柱形,下粗上细,以黄色方砖叠砌,利用拼砖方式镶嵌组成15种图案花纹。顶呈盔形,塔下无基石,塔内无木料,全凭一砖砌螺旋形中心支柱承担整个塔身重量。构造精巧,高大稳定,颇为壮观。与塔毗连有一礼拜寺,可容千人,寺塔相配相宜相适,均衡谐调,因而成为新疆伊斯兰教著名的艺术建筑。

苏公塔

即“额敏塔”(1222页)。

苏公塔

中国古塔。中国伊斯兰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塔。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南2 km处,又称吐鲁番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建于清代(汉文碑铭记述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而维文记述为回历1181年,即1767年)。塔身呈圆柱形,高37 m,底部直径10 m,全部用砖砌成,向上逐层收缩。外表叠砌成各式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等几何图案,共有15种之多。塔体又在不同的高度和方位筑有14个窗口,塔内有螺旋形72层台阶的盘道直达塔顶。该塔与旁边的清真寺紧相连,寺院为长方形,寺门朝东,呈尖顶拱形,寺内礼拜堂正东筑一拱顶大龛,与西面大龛相对,南北两面各有20个拱顶相连,中间是可容纳约1000人的大殿,这个用土块砌成的拱形建筑,具有吐鲁番建筑艺术特色。

苏公塔

苏公塔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建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为其父额敏所建,故又称额敏塔。额敏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在维护祖国统一,平定准噶尔族、大小和卓的斗争中屡建功勋。以砖砌成,高36米左右,塔身呈圆椎形,向上呈内收的趋势。塔身上砌各种花纹,有菱格纹、水波纹达15种之多。顶呈盔形,构造精致。塔内的72层螺旋形台阶直达塔顶。全塔比例协调,收分恰当,具有高大稳定之感。塔入口处有一块建塔时的石碑,用维、汉两种文字记载了建塔缘由,是新疆著名的伊斯兰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艾提卡尔清真寺   杂项 ☛
苏公塔

苏公塔

苏公塔又名额敏塔、吐鲁番塔,始建于1778年,当时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其父额敏和表示对大清皇帝的忠诚,耗银约7000两而修建。
该塔位于吐鲁番市东2公里处,塔高约44米,呈圆柱形,用黄灰色砖砌成,塔底较宽,向上逐渐收缩,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塔内有用砖砌成的台阶,这些台阶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用来支撑塔身,一方面可供游人盘旋而上,直至塔顶。塔身表面有用型砖迭砌成的菱格、水波等15种平行图案花纹,均为维族传统纹样,是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艺术品。
塔的入口处有建塔时所立石碑一块,用维、汉两种文字记载了建塔的原因和经过。塔旁还建有一个清真大寺,可供1000多名伊斯兰教徒做礼拜。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该塔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吐鲁番市苏公塔管理处 邮编:838000
电话:86-995-8568016

☚ 帕孜克里克千佛洞   高昌故城 ☛
苏公塔

苏公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东南6公里处。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为清代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纪念其父额敏和卓功绩所建,故称苏公塔,当地称吐鲁番塔。额敏和卓出生于哈拉和卓,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曾因维护祖国统一,被清廷封为扎萨克。在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的斗争中,屡建功勋,封辅国公、镇国公,授郡王品级,乾隆二十三年封郡王。塔的设计建造者,传为维吾尔建筑大师伊布拉音等。塔身呈圆柱形,通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全以黄砖砌成,外表叠砌菱格纹、水纹、山纹、变体四瓣花纹等十几种维吾尔族传统几何图案。塔内无木料,仅靠砖砌螺旋形中心支柱支撑塔身,环绕螺旋形砖砌中心柱有72层阶梯,可达塔顶。塔身在不同方向、高度开有14个窗口。全塔造型奇特,构造精巧,为新疆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

☚ 1. 吐鲁番市   交河故城 ☛
苏公塔

苏公塔

又称额敏塔,为新疆独立于清真寺的伊斯兰塔,位于吐鲁番市东南2公里处。砖砌,近似圆柱形,高44米。塔身砖砌的图案有菱形纹、斜方格纹、水波纹、六瓣花纹,外观朴素大方。在塔身的不同高度和方向开有14个窗户,可供眺望;塔内设有72级螺旋形阶梯,可供登临塔顶。在塔的入口处,有建塔时所立石碑一块,分别用维吾尔文和汉文记述建塔的缘由。该塔是吐鲁番郡王苏赉满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功绩而建。建筑时间为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共费白银7000两。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回王陵 ☛

苏公塔

塔名。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札萨克郡王苏赉璊为表彰其父额敏和卓功绩而建。塔身塔柱形,高37米,底部直径10米,全部以砖筑成,外砌有各式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等几何图案。结构富韵律感。塔内有螺旋形台阶72级。拾级而上可抵塔顶。塔旁为寺院。门朝东,尖顶拱形。礼拜堂东有一拱顶相连。中间是大殿,可供千余人作礼拜。是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精神结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