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soil profile从地面向下挖掘土坑所裸露的二维空间的垂直断面。用以观察土壤形态特征、划分土层和采集土壤样品,是识别土壤类型的必要依据。自然土壤的剖面由上而下一般可分为植物残落物层、腐殖质层、淀积层和母质层。农业土壤的剖面则可分为耕作层及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表现,据此可以观察和研究土壤的形成过程、理化性质、肥力特性和生产性能。对土壤剖面的观测记录,是土壤调查中获得的重要资料。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turang paomian也叫土壤发生层剖面。土壤垂直切面中所呈现的性状不同的土壤层次的总和。在土壤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主要的土壤发生层由上而下为:腐殖质层(A1)、淋溶层(A2)、淀积层(B)和母质层(C)。每个层次还可进行细分。 ☚ 土壤孔隙 土层 ☛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Turang poumian由地表面向下直至成土母质的土壤纵切面。由若干个土壤层次组成,以其不同的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以及土壤松紧度、新生体等而区分。它可大致反映土壤形成过程的特点和土壤性状。发育良好的土壤剖面大致可分为三层:最上层是表土层,又称淋溶层或A层,是土壤有机质的积聚层;第二层是心土层,又称淀积层或B层,其中淀积的物质主要有氧化铁、氧化铝、粘粒、腐殖质、碳酸钙或石膏等,A层和B层合称土体。第三层是底土层,又称母质层或C层,有时为潜育层(即G层)。山地土壤在母质层(C层)之下多为母岩层(即D层)。在耕作土壤剖面中,表土层通常称为耕作层,其下为犁底层。土壤剖面的发生层之间常呈现过渡状态,变化不太明显,但对某一类土壤来说,它具有特定相应的发生层排列形式。 ☚ 土壤 土壤组成 ☛ 土壤剖面由土表向下经过所有土壤层次直至母质的垂直切面。其形态特征是土壤内在特性的外在表现,是土壤分类和肥力鉴定的重要依据。
土壤剖面见“农业”中的“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soil profi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