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良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各种贤人

各种贤人

众芳
贤德之人:硕人芳草 椒瑛
贤德之士:鸿鸾
贤良的人:荃荪
高尚贤良的人:高贤
贤良而有才干的人:良能 贤能
贤明的人:哲(哲士;哲子;懿哲) 角犀
贤明睿智的人:贤哲
前代的贤哲:前哲
古时的贤人:先民 昔贤
先世的贤人:先哲
前代的贤人:前贤 前修 前烈 曩贤 前彦 前良 往彦 往贤 往哲
当代的贤俊,名流:时彦
年老的贤士:燕骨
隐居的贤人:伏鸾隐鹄
隐居待时的贤者:伏龙(伏龙凤雏)
黎民中的贤者:黎献
宗室藩王中的贤人:间平
仕进于朝的贤人:鸿渐
不被任用的贤人:谷驹
在野的贤人:兔罝
志向远大的贤人:吞舟之鱼
仁德、有才智的贤人:麟趾
有能力的贤人:任士
忠君爱国的贤良之士:香草美人 美人香草
众贤能之士:群英
(有才德的人:贤人)

☚ 贤人   才德之人 ☛

各种程度的才能

各种程度的才能

天赋的才能:良能
实际的才能:材实
真正的才能:真才(~实学) 真能
中等的才能:中才
上等的才能:上才
多方面的才能:不器之器 不器之姿 不器之才
能文能武的全面才能:文武双全 文武兼备 文武兼全 文武兼济 文武兼资 智名勇功 文才武备 文通武达 文武两全 文武全才 兼资文武 兼文兼武 能文善武 出文入武 出入文武 能文能武 允文允武 允武允文 允文且武 能文善武 善文能武 善武能文 秉文兼武
兼有文武之才,文武双全:披文握武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入文出武 出弼入辅 出入将相出将入相
渊博的才能:渊才
大的才能:鸿才 牛刀
大材,栋梁之材:楩楠 鹄卵
承担重任之材:柱栋
堪当重任之才:大才 重才 宏才 宏材
优异的才能:秀才 长才 龙凤
 特异的才能:异才 瑰能 奇能 殊能别材
不正当的才能:歪才
无用的才能:樗材

☚ 政治才能   出众的才能 ☛

各种能力

各种能力

读书识字的能力:墨水
劳动的能力:劳力 劳动力
走路的能力:脚力 腿脚(~利索)
 腰和腿的活动能力:腰腿
实际的能力:实力
天赋的能力:良能
潜在的能力:潜能
明察秋毫的能力:离娄之明 离朱之明
见地和鉴别人才的能力:识鉴
 识鉴并洞达:识达
处事裕如的能力:余刃
耐久的能力:耐力
神奇的能力:灵气
神妙的能力:神通(~广大)
非凡的能力:泼天本事
低微的能力:铅驽
微不足道的能力:萤光爝火 萤爝之光 萤爝之辉 萤烛之光 萤爝末光 萤烛末光 萤火之嚼

☚ 能力   能力低下 ☛

良能liáng néng

❶天赋的能力。《孟子·尽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❷贤良,能干。《晋书·良吏传》:“晋代~~,此焉为最。”

良能

良能Liangneng

孟子指出的道德范畴,指人先天具有的实现天赋道德观念的道德活动能力,出自《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孟子认为孩童见父自然能孝,见足自然能悌,这都是“良能”的具体表现。人的善端是先天的, 人又有先天的“良能”去实现它。孟子认为良能是人和禽兽的根本区别之一,人应该不断地进行道德修养,保养先天的“良知”、培养这种道德活动能力,使之光大。孟子以后的哲学家深入研究 “良能”,朱熹认为 “良能”是人的一种从善的本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 “良能” 有“灵”、“神”,贯彻于人的感官,提出 “良能”与耳目等感官的生物性的区别。李颙认为“良能”是人人具有的“灵原”。

☚ 良知   四端 ☛

良能

孟子伦理学概念。《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南宋朱熹注:“良者,本然之善也。”良能即人能实现天赋道德观念的能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