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招灾祸 自招灾祸贾祸 贾害 惹祸招灾 招灾揽祸 引水入墙 自己的行为给自己造成祸害:自取其祸 自取其殃 祸患由自身原因引起:慢藏冶容 祸患由自身引起:冶容诲淫 自招祸害:自遗其咎 自贻伊咎 自贻伊孽 自遗其殃 自贻其祸 自贻厥咎 自贻其殃 自取祸害:趣祸 自寻烦恼,自招祸害:自贻伊戚 自诒伊戚 自诒伊戚 自遗伊戚 自贻其忧 戚实自贻 伊戚自贻 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倒持太阿 倒持泰阿 泰阿倒持 太阿倒持 倒持干戈 倒持戈矛 引火烧身,自招祸患:披麻救火 披蓑救火 遭受的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咎由自取 咎皆自贻 孽由自取 孽由自召 孽由自作 自己的行为给自己造成罪过或祸害:自取其咎 自取罪戾 自取愆尤 自取凶咎 自取咎戾 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自取其咎:班门取罪 祸害是由自己招来的:祸由自取 聪明人因自作聪明干蠢事而自己害自己:聪明反误 聪明自误 聪明误事 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自食其果 自己做错事使自己受害:木匠带枷 引进坏人自招祸患:开门揖盗 自己做的事使自己受害:作法自毙 作法自弊 为法自弊 为法自毙 撩拨恶人,自取祸害:撩蜂吃螫 ☚ 自找麻烦 自取灭亡 ☛ 自诒伊戚zì yí yī qī自寻烦恼或自招灾祸。“诒”同贻,遗留;“伊”,是,此;“戚”,忧愁,悲哀。《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自诒伊戚zìyí-yīqī《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诒:通“贻”,遗留。伊:是,此。戚:忧患。指自己为自己招致烦恼或留下祸患。 自诒伊戚zì yí yī qī自己留下了这忧愁。指自己招来祸殃,自寻烦恼。诒: 遗留。伊: 此。也作“自贻伊咎”、“自贻伊戚”。 自诒伊戚zi yi yi qi诒:同“贻”,给予。伊:那。戚:忧患。自己给自己带来那个忧患。形容自招祸患或自寻烦恼。语本《诗经·小雅·小旻》:“心之忧矣。~。” 【也作】自贻伊戚 【近】自讨苦吃 作茧自缚 【反】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自诒伊戚zìyíyīqī〔主谓〕 诒,同“贻”,遗留,引申为造成、招致;伊,这,那;戚,忧患。自己招致灾祸。语出《诗经·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杨家将演义》5回:“昊天寺在幽州,与萧后接壤境界,倘辽人知之,发兵劫驾,岂非~。” △ 贬义。多用于描写招祸。 【近义】自取其祸 〖反义〗自求多福。 也作“自贻伊戚”。 自诒伊戚zì yí yīqī诒:遗留。伊:是,此。戚:忧患。即自己招致祸患。《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也作“自贻伊戚”。贻: 通“诒”。 |